第688章友谊的边界(第3页)

“姐,你买第二套商铺的时候,我不是也支持你吗?”晓梅轻声问。

“那不一样!”晓兰提高了声音,“我们买商铺是投资,你们这是...是盲目跟风!”话一出口,晓兰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向门口走去,“我还有点事,先走了。”

晓梅独自站在空荡荡的新房里,刚才的喜悦和自豪荡然无存。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光洁的地板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她慢慢走到窗边,看着姐姐匆匆离去的背影,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不是关于投资风险的理性担忧,而是赤裸裸的嫉妒。即使是亲姐妹,也难以坦然接受对方过得比自己更好。

那天晚上,晓梅失眠了。她想起与晓燕的决裂,又想起今天与姐姐的不欢而散。这些年来,她总是毫无保留地与身边的人分享生活,无论是喜悦还是烦恼。但现在她明白了,有些喜悦是不能分享的,因为它们会刺痛别人;有些烦恼也是不能透露的,因为它们可能在某天变成伤害你的武器。

一周后,晓梅回父母家吃饭。饭桌上,晓兰对她态度冷淡,只有当晓梅说起新房子的各种“缺点”——公摊面积大、物业费贵、离市中心远时,晓兰的表情才稍微缓和一些。

晓梅突然感到一阵悲哀。她不再试图解释买房的决定,也不再提及新房的优点,只是默默地吃着饭,听着家人闲聊。

回家的路上,丈夫俊杰察觉到她的低落,轻声问:“怎么了?今天在饭桌上都没怎么说话。”

晓梅望着车窗外流转的灯火,幽幽地说:“以后家里的事,少跟别人说吧,哪怕是自家人。”

俊杰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但没有多问。

第二天上班,同事小张兴冲冲地跑到晓梅办公室:“梅姐,听说你家在西区买了新房?那边现在可火了!多大面积的?多少钱一平买的?”

若是从前,晓梅会热情地与同事分享这一切。但今天,她只是淡淡一笑:“就是普通住宅,没什么特别的。”然后迅速转移了话题。

小张悻悻地走了,晓梅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她终于明白,保持适当的边界感,不是冷漠,而是给自己和他人都留一份舒适的空间。

周末,晓梅独自去新房监督施工。工人还没到,她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想象着未来这里将摆放的家具、装饰的画作、阳台上的绿植。这是她的家,她的避风港,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也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

她走到窗前,远处是晓兰家住的小区。那些高矮不一的楼房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人与人之间恰到好处的距离——不必太远,也不必太近。

晓梅想起小时候,她和晓兰睡在一张床上,夜里有说不完的悄悄话。那时她们以为,姐妹之间永远不会有秘密。而现在,她们依然关心彼此,却不再分享所有的喜悦和烦恼。

这或许就是成长吧,晓梅想。不是疏远,而是懂得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都有不愿被触碰的软肋。

手机响了,是晓兰发来的短信:“妈说你这周没去她那儿,没事吧?”

晓梅看着短信,微微一笑。她回复道:“没事,周末监工太累,下周去看妈。”

她没有提及新房的最新进展,也没有询问姐姐的近况。有些话不必说尽,有些心事不必摊开。就像这新房子的窗户,透明却坚固,既能让阳光照进来,又能把风雨挡在外面。

远处,朝阳正从城市的天际线上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新房的落地窗上。晓梅站在光与影的分界线上,终于懂得了什么是恰到好处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