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165章 乱七八糟的税制(第3页)

 “那我不管。”卫铉打断了杜皎,摆手道:“乡间出现纠纷基本上都是由党、里、邻三长处理;三长是否公平姑且不说,但正因三长的存在、以及将一切矛盾在内部调解清楚,从而让县官不用做事,所以他们平日清闲得要死、屁事都没有。” 

 “他们在一年之内,也就春秋两季的耕种与收税比较‘忙碌’。只要过了耕种、收税时节,他们甚至比至尊还要轻松、轻闲、潇洒。如果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那么他们就是严重失职,也没有当官的必要了。” 

 说到此处,卫铉对刑曹薛衡说道:“薛刑曹,你们的使命与御史台无异;地方官员懒政、不作为等等行为,也在刑曹监督和范围之内。” 

 “下官遵命。”薛衡是河东薛氏子弟,如果论起辈分,还是卫铉的“世孙”;薛柳二氏如今的利益与卫铉一致,他要是胆敢拖卫铉后腿,即便不用卫铉出手,家族也会弄死他。所以别人也许会忤逆卫铉,可他绝对不可能。而卫铉让薛衡担任上党郡刑曹,除了他本人能力出众,也是因为因为薛氏不会与自己唱反调。 

 “杜长史,还有疑问没有?”卫铉倒不是故意针对杜皎,主要还是因为眼前这些太过年轻、上任时日太短。 

 与众人相比,杜皎在上党郡呆了两年时间之久,他比所有人都熟悉这里的情况。 

 “税赋方面,下官并无异议。此后必定按照太守决策,一一执行下去。课税的合理比例,也能迅速拿出。然而田地买卖方面,交易双方有时是自愿的,太守如今为了让百姓拥有立世之本,不准双方擅自买卖田地,可曾想过如何惩处双方、如何根治?”杜皎顿了一顿,又说道:“只要太守给出惩办的思路和范围,下官定然以此为据,拟出惩治方略。若是没有一个方向,下官委实不知从何做起。” 

 “令各县县官、三长加以宣传,让百姓们知道出售田地乃是违法行为,将要受到严罚。”卫铉沉吟半晌,接着说道:“惩罚方面,那就严惩买方好了;这是因为有能力、财力购田的人少之又少,只要他们对严刑望而生畏,很多问题不复存在。” 

 “太守言之极是,下官明白了。”杜皎颔首道。他知道百姓若非到了山穷水尽,是不会出售田地的,也许有的人家为了给家中某个人治病,不得不贩卖田地。但是这类人家其实非常少,便是病患者也不会答应。而最后,哪怕他们卖掉一应田地、家产,实则也不救不了自己的亲人,但是家中更多的生者却要承担失去一切的代价。 

 再从郡府的高度上说,只要上党境内的八成百姓有田地,因为田地得以生存;那么另外一两成病患即便死个干净,也影响不了大局。 

 “我的原则便是如此,你们尽快据此定下规矩。”卫铉说道。 

 “喏。”众人轰然应命。 

 议完正事,卫铉向杜皎说道:“杜长史,英娥娘子稍后会找你。” 

 杜皎闻言,连忙欠了欠身,以示自己在静听下文。 

 “英娥娘子要买下缴自贪官的宅子、冯氏补偿的宅子。”卫铉见众人的神色都变得古怪起来,笑着解释道:“我没有别的意思,我要是打算把那些宅院据为己有,用不着这么麻烦。” 

 “英娥娘子非常有钱、非常富有;上党和乡郡、襄垣三郡官府的钱财加起来都不如她多;杜长史只需按照此前定下的价钱出售即可。” 

 魏朝有权的达官贵人都不差钱,其中的一些人本身并不愿因为蝇头小利而坏了自家名声。可地方官员为了讨好他们,愣是把价值一百的东西说成了一十。而且地方官员为了达到拍马而无形的目的,甚至做了很多虚假数据,使购物者信以为真。 

 购物者一旦信以为真、一旦买了,日后有人“翻案”的话,立时中招;而他们作为受益者,也无从辩驳。 

 卫铉熟知个中套路,再加上自己和尔朱英娥既有钱又有物,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钱”坏了自己的口碑。若是有人为了讨好他俩而降下价钱,那么此人,完了。 

 说到卫铉说得明明白白,杜皎心下松了一口气,行礼道:“太守放心,下官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