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183章 和太后交笔友?(第2页)

 念贤起身道:“将军,不知此番出动多少兵力?” 

 “我不打算多带将士,骁果军战兵和辅兵、斥候军足矣。为了进退自如,再令段荣将军派遣两千郡兵守住滏口陉中东段。”卫铉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将军,河北形势异常复杂、敌友难分,与恒州、与汾州的情况完全不同。我军的敌人除了明处叛军,还有来自背后的暗箭。即便没有暗箭,可战事一旦僵持不下,河北各州军队未必出手援助。”念贤分析完毕,拱手建议:“依末将之见,最好把屯田军也带上;两万大军进可攻、退可守;作战稳妥,上党亦稳妥。” 

 卫铉暗自盘算了下,心中也觉得念贤的极有道理。河北各州的州郡兵各为一体;大家心思各异,与山头林立的叛军没有什么区别,遇到困难的时候,完全指望不上;朝廷军更加不用多说了。 

 至于上党这边,冯氏多半不敢搞事,可是屯田军由冯氏家兵、上党籍青壮构成,谁能保证冯氏暗中搞鬼?所以屯田军留在上党确实不太稳妥。 

 再者说了,叛军中的正规军有限,更多是不经战阵的六镇军民、地方百姓,当他们组成军队之时,整体战斗力与辅兵、屯田军相当。既如此,何不如以战练兵? 

 如果自己有两万大军在手,声势也营造出来了,“友军“就算施放暗箭,也要好生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和能耐。 

 想到这里,卫铉说道:“念司马言之极是,那就把屯田军也带上。诸位将军都下去准备吧,三天后出发。” 

 “末将遵命。”众将轰然应命。 

 散会过后,整个军营的军事机器立刻开始运转起来。上党小行台的军工基础目前十分薄弱,说上一句“形同于无”也不为过,由于三郡以前游离在尔朱荣势力范围之外,尔朱荣自然也不会扶持军工业,更不会给予武器装备。所以郡县兵的武器装备都是依赖朝廷供应,另有一些是地方将官购买、私自打造。 

 卫铉在太原也搜罗了一些工匠,这些工匠也来上党定居了,但必要的锻造营地都没有修好,产能可想可知。 

 好在他带来的了不少,再加上相州那边又做出承诺,倒也不怕没有武器装备。 

 。。。。。。。。。 

 回到官署后宅已是黄昏时分,秋日晚霞余晖披落而下,为后宅花园披上一层唯美的金纱。 

 卫铉沐浴更衣,换了一身轻薄宽袍来到后宅荷池,一眼就看到尔朱英娥、元芷兰、冯妙音在池边水榭读书。 

 元芷兰在这里,卫铉不奇怪,意外的冯妙音,她不是应该与冯氏老少住借给他们宅子吗?怎么跑到后宅来了? 

 “郎主\/将军。”尔朱英娥贴身侍女小酒窝、疏影、暗香,元芷兰的贴身侍女云霄、雨霁在水榭外候命,五女见卫铉从侧前方一丛翠竹后面远远走来,不约而同的敛衽行礼。 

 “免礼。”卫铉颔首示意,疾步进入水榭。 

 榭中三女见是卫铉来了,自也起身迎接,卫铉看了看元芷兰、痛了妙音手中的书卷,转而向尔朱英娥问道:“看什么书呢?” 

 尔朱英娥喜滋滋的迎了上来,卫铉这几天在城外军营吃住;她有好几天不见,心中异常想念,闻言答道:“我们看阿郎留在书房里的《三字经》和《弟子规》呢。冯家阿姐说阿郎凭此两篇文章,即可名载青史,冠绝当代士林。” 

 《三字经》史实部分写到“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便戛然而止,不存在“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接下来是“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这《三字经》既有历史、文学、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等事,也有做人做事的榜样和道理;全文不但浅显易懂、取材典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而且稍加解读,人们在背诵的同时,还能了解传统国学及历史进程,忠、孝、仁、义、礼、智、信、诚、敬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