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196章 战争前沿(第2页)

 “达奚将军、蔡将军,我军的军资可有短缺?我给辅兵的军粮和武器装备可有不足之处?”卫铉寒着脸问道。 

 达奚武和蔡俊不解其意,但是看到卫铉脸色异常难看,心知辅兵必有不当之处,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没有。” 

 卫铉又问:“我可向辅兵各镇将、镇副、幢主、幢副、都伯提过军纪之要?” 

 “将军提过,末将等人也重视军纪。”达奚武复又答道。 

 “既然如此,那辅兵为何不遵号军令?”卫铉也没有卖关子,怒道:“你们去看看骁勇军、果毅军、扬武军营地,他们有没有像你们这般扎营于田地里?你们是没有看到田地里的麦苗,还是故意置若罔闻?” 

 二将顿时恍然大悟,终于明白卫铉为何发火了,两人惭愧道:“末将失职,稍后便向念司马领罚,另外重新安营。” 

 “辅兵来源复杂,以前养成的恶劣习性极重,我很不喜欢。与之相比,源自冯氏家兵、上党民间青壮的屯田军不仅仅纯粹,守规矩,而且有道德底限、遵守军纪。你们今后务必把军纪严抓起来,若是有人再犯,该杀的杀、该撤的撤,休怪我不客气。”卫铉警告一番,又说道:“吴起率军和秦军作战,宿营野外,不铲田埂、不坏庄稼;魏武曹操南征时,因战马受惊践踏麦田,违反自己颁布的军令,故割发代首,以赎己过。可知为何?” 

 达奚武没有了解过吴起,自然不知吴起的事迹,他本来是答不上来的;然而一想到曹操的事迹发生在战时,忽然间福如心至,连忙说道:“将军,末将知道了。曹操是为了防止百姓推向敌方,惟恐上行下效,故而以身作则。” 

 “这只是其中之一,答得不够深刻。”卫铉目光看着被糟蹋坏了的麦田,叹息道:“先这样吧,你们重新扎营;让各级将领告诉将士的错误之处,只有多累了一次,他们才能从中吸取教训。战后,我再开办一座军事学堂,让各级军官集中学习《吴子》。” 

 吴起编写的《吴子》不但是军事专著,还是治国论著;他主张政治与军事相结合,对内修明文德、对外积极战备,两者并重,不可偏废。在政治、军事并重的前提下,吴起更重视对军队的政治教化,要求各级将领和官员用律法和忠、孝、仁、义、礼、信等思想治理军队和百姓。 

 他这些主张其实被历代名将名帅奉为圭臬,不过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嫡系军队打造成了这种有思想、有灵魂、有灵魂的军队,可是在更大的范围、亦或是全国之内,却始终做不到。也只有一千多年后的东方大国成功。 

 卫铉自然知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但是他刚刚起步,而骁果军和上党行台又是自己根本;他必须狠抓军纪,将之打造成如同岳家兵一般的“卫家军”。而上党行台以外的更大范围,他管不了,也没权力管。 

 王思政和斛律光、韦孝宽、王雄一直默不作声,但是年轻的他们听了这番简短对话,尽皆各有所获、热血沸腾,找对了效忠的对象。 

 尤其是王思政和斛律光感触更深,他俩跟随卫铉最久,不但认可卫铉的说法,而且知道卫铉是真的朝着这方面努力,并非装腔作势的凸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