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战争前沿(第3页)
离开辅兵营地,卫铉一行人策马登上一座小山丘俯瞰无边广袤无垠的原野。
看着这么好、这么多的田地,多数因为战争而荒废,卫铉不禁又是长长一叹。
王思政思想成熟、心细如尘,他明白卫铉其实是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大方的人;可是骁果军进入河北以后,卫铉好像患上了“叹息症”一般。他知道卫铉不是畏战、怯战,而是思想境界高,正悲天悯人的为饱受战火荼毒的河北大地而叹息。
他目视卫铉侧脸,正色的说道:“将军,叛军没有秩序可言,他们无恶不作、杀人如麻,只求一晌快活,根本不在意百姓的死活。本地的军队不比叛军好多少,他们个个都是抢劫能手,而且还能打着朝廷的旗号行事。河北大地和百姓受两军反复洗劫,有这残破景象是必然的。为今之计,就是尽数结束这场该死的战争,协助朝廷建立新的秩序。”
“休要对朝廷抱有期望。”韦孝宽默默地的说了一句,他虽然是在关中长大,可他有几个叔伯在中枢任职,并且不时将帝都的情况发给家族,所以他明白朝廷比地方更加腐朽黑暗。
卫铉的确不错,可他既不是天下之主、不是中枢要员,也管不了一州之地,如今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自己本分,尽量为这个烂到极致的天下保留元气。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卫铉这种容易被外人嘲笑、容易被外人斥为天真的理念和主张;实则也是他本人的理念、理想、志向。再看到军中高层、身边诸人都有“救世”之心,他感觉自己来对了地方。
他对死亡并没有多少担心,而且人都是要死的,所以如今既然遇到一帮志同道合、他人眼中的“傻子”,那就一起傻乎乎的逆流而上好了。
卫铉正要开口说话之际,一名亲兵队主带队前来,大声禀报道:“禀报将军,杨刺史率队前来,如今正在中军大幅等候。”
“随我回军。”卫铉交待一声,便率先策马奔下山丘,向中军方向奔去。
对于检校刺史杨津,卫铉非但没有一丝好感,反而异常厌恶。这个人原本只是定州的长史,他今天的地位是信元深在出征之前安排的,目的是让他主管大后方、维护地方不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元深对他的信任,超过了所有人。
可是他在关键时刻,竟然将元深拒于门外。
元深败回定州城下的时候,身边只有人困马乏的残兵败将,对定州城已经构不成威胁;就算杨津怀疑元深心怀不轨,可他完全能够要求元深一个入城对质。然而杨津连对方理解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就轰走。
这种人也许对朝廷异常忠诚,但是他们太过迂腐、不知变通、听风就是雨、没有属于自己的主见。关要之时,能把一支精锐大军活生生的害死。若是卫铉麾下有这样一个人,肯定不敢大用;就算用了,也会安排到腹地,而不是作战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