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春秋霸主(第2页)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救燕,北伐山戎,击令支、孤竹。

 

齐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年)驱逐狄人,救邢,迁邢于夷仪。

 

齐桓公二十八年(前658年)狄人灭卫后,城楚丘,立卫君。

 

齐桓公三十年(前656年)伐楚,在召陵缔结盟约而还。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扶持周襄王登上天子之位,次年召开葵丘会盟,受到天子赏赐,标志着其霸业达到顶峰。

 

齐桓公三十八年(前648年),又平戎于周。

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亲信易牙、竖刁、开方等人。

 

齐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小白病逝(一说被饿死)。

 

齐桓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孔子称赞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除此之外,他还留下了“一箭之仇”“老马识途”“庭燎招士”等典故。

 

“重用管鲍,强军富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重建邢卫,驱逐戎狄,春秋五霸之首霸姜小白啊!”王晨惊讶道。

 

而且直接就成为了姜子牙的儿子,这波加成还是非常巨大的,姜小白绝对是非常厉害的大才,堪称是文武双全了。

 

虽说晚年了差点意思,但是在大秦帝国,他也不可能做这些事情了,到时候安排他告老还乡养老就是了。

 

但在那之前也是可以守护大秦帝国数十年的时间了,或许还可以跟姜维一起配合成为未来数十年的大秦顶梁柱了。

 

......

 

《墨子·亲士》: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春秋公羊传》: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

 

《春秋谷梁传》:1其授之诸侯何也?齐侯得众也。桓会不致,安之也。桓盟不日,信之也。信其信,仁其仁。衣裳之会十有一,未尝有歃血之盟也,信厚也。兵车之会四,未尝有大战也,爱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