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春秋霸主(第3页)

 

2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也?爱齐侯乎山戎也。其爱之何也?桓内无因国,外无从诸侯,而越千里之险北伐山戎,危之也。则非之乎?善之也。

 

3诸侯不得专封诸侯,虽通其仁以义而不与也。故曰仁不胜道。

 

4何以不言桓公也?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乎?桓公知项之可灭也,而不知已之不可以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

 

《左传》《史记》均记载,是齐桓公先病逝,然后易牙、竖刁才发动政变立公子无亏为君的。

 

但《管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则称,管仲去世前曾让齐桓公驱逐易牙、竖刁、开方,齐桓公没有听从;最后三人在齐桓公重病时封闭宫中门户,禁止宫人传递饮食,将齐桓公活活饿死。

 

......

 

据《管子》《史记》《韩非子》《吕氏春秋》记载,齐桓公晚年宠信三位奸臣——易牙、竖刁和公子开方(一名启方),其中公子开方是卫国太子,却离开父母在齐国做官十五年,并在齐桓公重病时与易牙、竖刁一起作乱。

 

但据清华简《系年》记载,齐桓公三十六年(前650年)公子开方因内乱投奔齐国,齐桓公三十七年(前649年)卫戴公去世,齐桓公便立公子开方为卫国国君,是为卫文公,此后卫文公便在卫国当国君,并未回到齐国,也未作乱。

 

两处记载相互矛盾。

 

于春燕、何有祖引《贾谊书》考证,卫文公原名辟疆、启疆,与启方同义,后来改名为毁,与《史记》中的卫文公毁相照应。

 

《史记》还记载卫文公毁曾经奔齐,与公子开方经历一致。

 

也就是说,公子开方就是卫文公,应当以清华简《系年》的记载为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