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小白狐
第2837章 孔丘庭中述教化与秩序(第2页)
单凭缰绳引导(德教),或进度稍缓,然马匹心悦诚服,行稳致远。法家之刑赏,不可或缺,能定分止争,立竿见影。
在处理一些紧急的、明显的是非问题时,刑罚可以迅速起到约束作用,使社会秩序得到暂时的稳定。然其作用在于约束行为,使人‘不敢为非’。”
他顿了顿,轻轻端起一旁的茶杯,浅抿一口,润了润嗓子,然后继续深入说道:“而儒家之‘德教’,旨在教化人心,使人‘不愿为非’、‘以非为耻’。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仅靠政令刑罚,百姓或可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
他们只是为了逃避惩罚而遵守法律,并非从内心深处认同这种行为准则。以道德引导,以礼乐规范,百姓则有羞耻心且能自我约束,归于正道。
当人们心中有了道德的标杆,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已的行为,这样的社会秩序才是真正稳固的。此乃根本之道。”
“然则,‘仁政’具体何解?”王晨微微前倾身体,目光紧紧盯着孔子,追问道。
“仁政,首在‘仁者爱人’。”孔子放下茶杯,神情庄重地阐释道,“为君者,当有仁爱之心,视民如伤。具体而言,需‘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不夺农时,让百姓能安居乐业。
减轻刑罚可以让百姓感受到君主的仁慈,减少他们的恐惧;减轻赋税可以让百姓有更多的积蓄,改善生活;不夺农时则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这是国家稳定的根基。
其次,需‘举贤才’,选拨有德有能者治理地方,如此政令才能通达,恩泽才能普施。贤才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执行君主的政策,为百姓谋福利。
再者,需‘正名分’,明确君臣、父子、夫妇之伦常,使社会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则秩序井然,和谐稳定。此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知道自已的身份和责任,就不会出现越位和混乱的情况,社会自然就能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