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小白狐
第2837章 孔丘庭中述教化与秩序(第3页)
王晨微微皱眉,思考着说道:“夫子的意思是,法治建立外部秩序,而德教(仁政礼制)培育内部秩序,二者结合,方能根基稳固?尤其在大一统后,需从‘得天下’向‘安天下’转变,教化人心、构建认同,或许比单纯的严刑峻法更为关键?”
“太上皇圣明!”孔子眼中露出欣慰之色,他站起身来,微微躬身,激动地说道:“统一六国,靠的是武功与谋略;但要将文化各异、习俗不同的六国之人凝聚成真正的大秦子民,则需要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文化纽带。
礼乐教化,便是构建这种认同的桥梁。它不仅能规范行为,更能陶冶性情,培养人的恭敬、辞让、廉耻之心,使社会充满温情与敬意,而非只有冷冰冰的法条和畏惧。一个既强大又文明,既有序又有礼的帝国,才是真正垂范万世的伟大帝国。”
王晨听后,微微颔首,脸上露出认同的神情,说道:“夫子所言,深得朕意。大秦欲传之万世,确需在法治骨架之上,赋予其文明的灵魂。严法足以立威,仁德方能聚心。刚猛不可久,柔韧方能长。儒家之学,于帝国长治久安,实有莫大裨益。朕愿与夫子及门下贤士,共商教化大计。”
离开儒家学宫时,王晨的步伐变得格外坚定。
他的心中已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蓝图:一个以法家为骨架确保强大与效率,以儒家为血肉赋予温情与认同,并汲取百家之长的新型帝国模式,正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这四次拜访,如同为他打开了四扇通往不同智慧殿堂的大门,每一扇门后都藏着无尽的宝藏。
让他对治理这个庞大帝国有了更深邃、更全面的思考,仿佛看到了大秦帝国未来繁荣昌盛、万世传承的美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