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第2页)

 

也不丢人。

 

话说我大唐就不是这样吗

 

河朔三镇不都是从公推留后然后让李家皇帝走个程序不想走程序那就咱们帮你体面了,唐德宗表示何必呢不过这对很多人都是好事,比如沐家可以开心了,终于实现了他们世世代代的理想,可以把朝廷的文官们直接当狗了。

 

这样算算,在这场搞得南方一片风雨飘摇的战争中,损失最大的反而是最先喜迎王师的湖广,不但江北失去了除荆州府以外所有地盘,而且江南也被抠出四个县,武昌府惨遭重创,几乎被割掉五分之二,不过湖广士绅倒是捞足了油水。

 

他们从李自成手中,以粮食,军火之类,前前后后赚走了至少五百万两银子……

 

南京。

 

大校场。

 

“不过是给李自成暂时保管一下而已,与虎谋皮岂能善终。”

 

沈廷扬多少带点酸味地说道。

 

的确是酸味啊!

 

江南士绅流水般往外掏银子,拼了命顶住李自成的同时,湖广士绅却在流水般往家里捞银子,说不定这银子还是江南士绅刚刚交的税银,一想到这种情况他们就很难控制住羡慕嫉妒恨了。

 

但他们却又无可奈何,毕竟现在江南也需要湖广的粮食。

 

湖广熟,天下足。

 

为了赚钱而拼命发展纺织业,让江南遍地桑的江南士绅们,在天下陷入瓦解后,不得不悲哀的发现,他们已经被湖广士绅用粮食掐住了脖子。明明过去是苏湖熟天下足,但现在环太湖的大规模经济作物化,让苏湖粮食都已经不能自给了。

 

从纺织业上赚的银子又开始送出去了。

 

从这一点上说,他们又何尝不是暂时保管

 

“那你们也可以让路,让李自成大军杀过来啊。”

 

苏敦生笑着说道。

 

沈廷扬冷然一笑……

 

那样的话损失更大啊!

 

那样就该李自成的兵用夹棍对付他们了。

 

现在的局面就是江南士绅掏出一成家业,然后作为军费阻挡李自成,以保住自己的全部家业,而湖广士绅之所以跪的这么爽快,只不过是因为他们早就被张献忠洗劫过,对他们来说家业早就毁了,没什么可失去的,当然也就没什么顾忌,李自成总不能连他们的田产都抢了吧

 

不过现在终于结束了,哪怕只是暂时的。

 

至于以后……

 

谁还管那么多啊!

 

苟着吧!

 

“监国驾到,东海王驾到!”

 

然后蓦然响起的喊声,打断了他们的交谈。


 

沈廷扬等人赶紧整理衣冠,准备迎接监国。

 

而他们身后,一队队穿着各异,但武器都相差无几的士兵,也在军官呵斥中迅速排好整齐的队伍,在他们前面都有各自的旗帜……

 

应天营。

 

镇江营。

 

……都是这样的。

 

这是最先到达,参加北伐的团练们。

 

按照杨郡王计划,各地团练都到南京集结,在大校场进行整训,至少要整训半年时间,所以要到入冬才正式开始北伐,以这种方式给朱庶人留出改过自新的机会。毕竟监国对她哥哥感情还是很深,这段时间不断派人送信到凤阳要她哥哥向她爹请罪,然后她劝她爹重新立其为太子。

 

不一定要脱离多尔衮控制,毕竟哪怕之前他在多尔衮手中时候,也依然是大明太子。

 

崇祯不想另立太子。

 

皇帝陛下正是好年纪,他还有梦想呢!

 

尤其是这种特殊情况下,一个不在他掌握中的太子是很危险的。

 

但如果这个太子是在建虏手中,反而是最完美的选择。

 

没有合法性了。

 

有太子。

 

但太子没有合法性。

 

那他这个被软禁的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至于在多尔衮手中这种事情的确有些魔幻,但现在魔幻的事情多了,再魔幻还能有大清皇帝在杨丰手中,太后在接客魔幻

 

都已经这样的世道了,大家的想象力都要丰富些。

 

要勇于接受新事物。

 

包括太后接客这样的新事物。

 

总之公主一直在为她的亲情努力中。

 

当然,其实主要是杨丰现在还不想北伐。

 

公主殿下坐着象轳,东海王站着象轳上,勋贵团最后的遮羞布,怀远侯常延龄骑马跟随,毕竟还得在这方面遮掩一下,这天下终究还是大明朝,南京守备武臣不能没有。象轳后面跟着扈从仪仗,在鼓乐声中向前,检阅她的北伐大军,第一站当然在应天营前面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