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的(第3页)
当然,到明末已经是百分之三十以上甚至有到四十了,而为麻哥奠定官老爷心中圣主明君地位的比例则是百分之八十,但张献忠在孙可望主持下的改革,是真按照海瑞定的最合理标准收火耗。
就是二分。
一两银子征收二分火耗。
两钱分厘,都是十进制。
不得不说这也是个很魔幻的事情,我大明,大清两朝官老爷做不到,而大明朝也只有唯一青天能做到的事情,张献忠和孙可望这对流寇就做到了。
他们就收二分火耗。
事实上孙可望在后来跟着南明时候也是以这个标准。
靠着他的改革,张献忠迅速获得了广泛的拥戴,无论农民还是商人,至于士绅们,他另一个很神奇的行为是恢复了科举,虽然考进士不行,但四川可以乡试啊!按照时间算,明年八月就要乡试了,就算京城会试希望渺茫,但四川自己乡试可以,所以张献忠控制区最先恢复科举,各地儒生们欣喜若狂……
都已经捏着鼻子给他解释之前的种种恶行了。
直接上江西那套呗!
皇帝昏庸无道,贪官污吏横行,都快被逼的饿死了,怎么还不让人家反抗求生了
民为贵!
圣贤说的。
所以他当年造反也只是被逼的。
至于以后烧杀抢掠,甚至杀那些凤子龙孙,这个……
乱世!
乱世不就是杀来杀去
真要掰扯清楚,那官军烧杀抢掠也不比他们差,张献忠在湖广杀的多还是左良玉在湖广杀的多,这还真就很不好说呢!张献忠是洗劫武昌,可左良玉一样也洗劫过武昌,所以这就是乱世里的悲剧。
人如浮萍,终究还是被这世道推着走。
唉,他也是身不由己啊!
安东卫。
“所以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的。”
终于返回家乡的杨郡王又在深沉了。
或者说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稳定,他们都会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式,在这个乱世里,谁都明白自己不能坐等着任人宰割,都得想办法发展,壮大,就算没有野心的,也得先让自己不会任人宰割才有讨价还价权力。
这很好。
而此时他面前已经是一片春天的景象。
这里是安东卫北边一个小村庄,因为在山间筑坝,修了一个小水库,在冬天里积蓄了一些水,所以尽管没下雨但依然可以耕种,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水的流失,渠道都是石头的,而且用上了水泥……
杨丰自己烧的。
无非多试验几次而已。
甚至因为需要跨越一道深沟,还把渡槽都用上了。
总长五里的石渠,再加上向外延伸的陶管,把水引入农田。
当然,普通农民肯定无法承受这些建设成本,这只是杨家的庄子。
石头是自己的采石场,水泥是自己的水泥厂,就连施工队都是自己的,统统都是投奔他的流民,他们吃着鱼罐头和地瓜煎饼,没有工钱依旧感恩戴德的建设了这些,然后在这个没有下雨的春天,在灌溉过的农田里种着玉米,而且是现代种子,唯一遗憾的是肥料只能用自制的粪肥……
“可我还不知道出路啊!”
东海王紧接着一脸忧郁地看着不远处一个少女。
后者正在杨秀和杨盈陪伴下,好奇地在田间走着,穿着跟环境不太相符的长裙,右手拿着个小团扇,左手拿着个绿绿的玉米种子包装袋在看着生产厂家……
随便看。
杨郡王又没空换包装。
至于他的解释很简单,这是仙人从另一处世界弄来的,谁说只有一个世界的,佛教还有三千世界呢,桃源记都记载了,那就是到了另一个世界,所以另一个世界也有大明的地名,毕竟连秦朝都有。
只不过那个世界没有战乱,所以发展的比大明更好。
至于这些仙种就是神仙从他们那里弄来的。
当然,这不重要。
杨郡王信口开河编的故事无数,也不差这点。
重要的是……
这是他未婚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