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先君主之忧而忧(第3页)
多尔衮也算一份吧。
实际上他应该算四份的,我大清实际控制的依然只是京城和关外,而我大清系统平西王吴三桂,镇西王姜瓖分别控制山西和宣大,其中山西只能说半个,毕竟霍州以南是李自成的,另外还有虽然号称兄弟之国,但实际上是附庸的朱慈烺伪明。不过伪明很难说是一个势力,毕竟伪明的地方官大多数其实都身兼数职,数个势力的职位,做着伪明的地方官,领着监国朝廷的俸禄,顺便还给秦王输诚等着喜迎王师。
夹缝生存嘛!
大家都很难的。
反正以后谁打过去他们就喜迎王师。
无论谁都可以是王师。
而且还有抵抗军,方以智害怕他老家以后被清洗,特意跑回去打着抗清旗号组织抵抗军,依然顶着监国朝廷的凤阳巡抚官衔,带着一批游击队,在淮西地方官员士绅共同掩护下,时不时袭击一下清军,然后对外宣传大捷,这样就代表着淮西士绅们并不是完全投靠伪明,他们还是有真正忠臣义士的,说到底多踩几条船终究不是坏事。
多尔衮心知肚明。
但他也需要淮西士绅给他提供粮食,只能装什么都不知道。
而属于大明或者说崇祯集团的,以监国朝廷为主的名为整体实则报团取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李自成,民意自立的张献忠,沐家,王督师为首的土司和小军阀联盟,郑家,杨丰为首的山东集团,大致上应该是七家,还没到五代十国,也就是黄巢时候的大唐吧,只不过多尔衮充当的是黄巢角色。
所以多尔衮要是被灭了就不好说会怎样了。
毕竟都已经尝到了甜头,再想回到过去是不可能了。
这也是杨丰现在对滚滚一直缺乏兴趣的原因,在没有足够实力逼迫各方结束自己制造的这一切前,留着一个共同的敌人,是避免己方势力打出脑浆子的最好选择。
而且暂时让滚滚缓一口气,也有利于彻底解决他们。
无论关外崇山峻岭里的八旗,还是广袤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在他们的主场都需要巨大的投入才能解决,但他们入关到了大明的主场,解决起来就容易了。这一年多尔衮光是为了他们的梦想,向关内尤其是南方战场,填进去了数万八旗精锐的尸骨,而这些八旗精锐如果是在关外,恐怕大明以倾国之力,都无法把他们消灭。
就是目前的大明。
就是目前包括杨丰在内的各方势力。
打下沈阳容易,但想在山林彻底解决他们做不到。
一不小心还有可能重蹈萨尔浒的覆辙,尤其是被拖到寒冬,甚至光严寒就能摧毁那些江南团练。
所以给多尔衮希望,哪怕给他点甜头,让他相信自己能撑住,让他的雄心壮志不要熄灭,然后让他把更多的天线宝宝从关外的山林,草原上调过来,填入绞肉的战场。现在他已经在拉拢索伦人了,同样也已经在拉拢外喀尔喀,他正以各种方式,从关外把一切能拉拢的盟友拉拢过来,让他们继续支撑他的梦想,他们已经占据京城了。
他都饮马长江了。
形势一片大好。
直到现在,他的军队距离南京也依旧仅仅一百来里,骑兵一天的突击距离。
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
然而这一步却是他永远无法跨越的一步。
而一步之遥的他,也是各方势力不得不维持团结,甚至不得不主动求变,宁可互相妥协,也要携手并肩的主要原因,毕竟扬州还有几十万尸骨堆在那里告诉他们不这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