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一个幽灵在游荡


第251章 一个幽灵在游荡

 

就在南京城内因为突然发生的内部冲突人心惶惶时候,失踪的杨郡王已经在城内喝茶了。

 

当然,换了副模样。

 

至于落水这种事对他来说真不值一提。

 

他承认他当时的确大意了,真没想过有人会以这么蠢的手段,但也不是对这种情况没有准备……

 

他那一身装备,就是不遭遇袭击也怕一不小心掉水里啊,那套铠甲总重都一百五十多斤了,加上其他乱七八糟零碎,穿着真掉水里根本连解开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为了避免阴沟翻船,他那里面还有个小小的氧气瓶,虽然撑不了多久,但足够他在水下走到附近的芦苇荡了。所以那些打捞的根本捞不到他,他又没在那里,但这场戏他也很感兴趣,而且刺杀他的人很大概率,也不是真为了弄死他,虽然能弄死当然是惊喜,但只要是有点脑子的,都很清楚这种方式应该是没用的。

 

这只是一种暗示。

 

暗示他退出。

 

或者说给他一个退出的理由。

 

既然这样他为何不配合一下,在旁边看一下热闹呢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滚滚在挨揍!”

 

他端着茶杯,看着外面大街上的团练。

 

后者正在开枪。

 

前面几个被追捕的建虏奸细在枪声中倒下。

 

现在全城都在大搜捕,虽然团练不准北伐军进城,双方依然在正阳,聚宝等门对峙,但城内的建虏奸细还是要清理干净的,更何况承天门的混乱中死了近百名士子……

 

这个数字有点多,很显然是把承天门内死的,也算在他们头上。

 

不然那些士子真的就白死了。

 

无论怎么算,他们的确都是擅闯皇宫的,按照法律的确死有余辜,不诛三族就是法外开恩了,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没法洗的,误入也不行,误入也是擅闯皇宫,也是谋大逆。而且现在监国情绪很不稳定,所以最理智的方式,就是算到建虏奸细们的头上,都是他们打死的,这样就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得到褒奖甚至封赠。这些建虏奸细趁着士子们在承天门伏阙请愿,现场人比较多,于是便趁机作乱,试图裹挟百姓冲击承天门,冲进皇宫杀害监国,最终酿成了死伤数百的流血事件。

 

这必须重拳出击。

 

大搜捕!

 

然后就是全城搜捕了。

 

团练,各卫军户,两县乡勇,保甲全部行动起来。

 

最终一個个隐藏城内的建虏窝点被揪出,奸细被发现,或捉住或当场格杀。

 

效率还是很高的。

 

高的都明显异常。

 

毕竟雷厉风行这种事情,一向是与大明官老爷们无缘的,但这次无论城内朝廷官员,还是地方士绅,外来驻军的团练,全都以最快速度行动起来,由地方士绅,包括各卫事实上变成士绅的军官带着团练,全城拉网式搜索,给了城内建虏奸细雷霆一击。

 

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至于正阳等门的对峙……

 

曾英等人又不傻,怎么可能真正冒着团练火力强攻,再说这是京城,再怎么算强攻京城也是错的,真要对着城内开炮就更错了,他们只是需要表明自己的立场而已。

 

但不需要真的为此拼命,至少目前是没必要的。

 

他们也在秀。

 

他们本来在这里就没有利益牵扯。

 

最多曾英很想趁机进步,毕竟他老婆已经是监国亲信,但跟着他的那些云贵川将领没这心思,而且就算有,他们只需要表明立场就可以,在这种关键时候表明立场,就已经赢了一大半。虽然拼命可能赢的更多,但失去的也可能更多,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仅仅秀一下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纯粹起哄的。

 

比如冯双礼这样的。

 

说到底大家本来就是被迫过来,是杨丰点名要人,最终为了堵他嘴,不得不来凑份子,但要说对监国有什么忠心就扯淡了,谁会对个过去都未必知道的小姑娘忠心啊!

 

甚至城内官员都在分成几派,黄道周已经出城,以安抚为名和曾英等人会和,然后要求团练放行,理由当然是后者有监国的命令,而且董琼英紧接着也送出了书面的命令。但刘宗周为首的官员则支持团练,因为团练的理由并没有问题,北伐军是杨丰节制,杨丰是督师蓟辽,又不归监国管。哪怕是监国以单独调动云贵川团练方式,也一样是没有这权力,云贵川同样不归监国管,总之朝廷是有规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