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一个幽灵在游荡(第2页)

 

不能乱来!

 

不得不说党争才是永恒的,我大明文官们全都振奋起来,全都瞬间切换到了他们最爱的党争状态。

 

当然,这时候的党争,已经不仅仅是嘴炮互喷了。

 

毕竟文官们背后是团练。

 

文官党争嘴炮的同时,后面受他们控制的团练同样也在分开派系,增援凌駉的有,增援曾英的也有,看热闹的当然也有。说到底各地利益上的冲突也很严重,杨丰推动的这种模式,已经被历史证明最后就是内部大乱斗,只不过时间短,还有共同的外敌,所以没发展到而已。

 

但也不是不会发生。

 

话说南明都那样了,不是也没耽误内斗

 

现在局面明显适合内斗了。

 

当然,随便他们闹吧,杨郡王就是要看热闹的,不都跳出来,不把一切问题亮出来,他还不好下手呢!

 

欣赏完了搜捕建虏场面的杨丰悠然地走了出去,紧接着被外面的团练拦下盘查,看了他的路引后就放行,这是杨丰在安东卫给自己做的,他有好几个身份的路引,都是山东或者徐海几个州的商人。他就那么在依旧混乱的街道上走着,刚走出没多远,就看到一个熟人骑着马,在家奴保护中,很焦急地在大街上跑过,经过他身旁时候,一个家奴还甩了下鞭子驱赶。

 

杨丰很懂事地让开。

 

这是个镇江籍御史,很明显是在出城喊人。

 

镇江团练一部分跟着葛麟在北伐军里面,但主力在仪真。

 

他继续向前。

 

很快又遇上了一个扬州籍的官员,同样也是很焦急地离开。

 

……“所以这才是真正目的吗”


 

杨丰看着他短短不到一里的路上遇到的第三名出城官员,这个是池州府的,池州团练主力比较远,在马当要塞驻守,不过他们过来应该很快,很显然南京的混乱已经在向外扩散了,这是各地表明立场的时候。

 

所以这才是策划者的真正目的,先让他暂时退出,毕竟有他在谁也没法搞事情,甚至都不敢,而且他只要露面喊一嗓子,估计也就该散了,但没有他镇压,那就都胆子暴涨了。然后闹起事,闹大些,不怕死人,死人就好办了,至于阻挡曾英等部入城,只是为了隔离不可控因素,毕竟曾英这些不可能参与其中。倒不是说他们没有利益上的一致处,而是距离太远,构成过于复杂,不确定的可能太多,所以必须把他们阻挡在外,同样建奴奸细作乱也是不可控因素,所以在发现还有这个被忽略的后,立刻就重拳出击了。

 

当南京完全受控后,就该各地都发动起来了。

 

当然,还有一点。

 

还有那些正在渡江和已经渡江完成的非云贵川的北伐军,这也是目前在南京附近的最强力量……

 

远处的炮声蓦然响起。

 

杨丰以最快速度冲向旁边的山头,不少人也跟着他一起跑,这一天南京的乱子太多,城内百姓都处于高度紧张当中,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反应迅速,当他们一帮人跑到山顶时候,远处又是两声炮响。

 

“浦子口!”

 

杨丰身旁惊叫响起。

 

炮声来自对岸的浦子口城,十几里的距离,并不影响炮声传来。

 

杨郡王淡定地看着,虽然距离有点远,还看不出异常,只能听到炮声,但很明显那里也出事了,估计是去执行封门任务的张家玉和试图离开的人发生冲突了。也就是说已经渡江的那些团练将领们终于开始行动了,先城内,再城外,同时向外扩散,最终形成一场事实上逼宫的风波。

 

至于目标,当然是要监国假号太子了。

 

而且是先斩后奏。

 

先自己假号太子,再逼着李自成同意。

 

然后崇祯下旨。

 

但事实上李自成是几乎不可能同意的。

 

他又不傻,当然明白假号太子之后就该真变成太子了,男女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等于南京朝廷公然挑衅,在明明白白告诉他,你个连江西都打不下的没资格再命令我们做什么。太子监国和公主监国完全不同,后者属于没有任何合法性的,老百姓不会认同,自古就没听说过这种事情。但太子监国是天经地义的事,甚至以后连走西安朝廷这道程序都不需要,公主监国,至少做什么还是拜表辙行,但太子监国不需要,他就是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