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第3页)

 因为这些银子最后还是他们的。

 等一切都结束,各家把粮价涨一两,不出三个月,损失的银子又全都回到他们家仓库里了,但他们不想掏粮食,因为粮食撒出去多了以后,他们无法通过操纵粮价再捞回来。

 至于免今年租,军户不用交今年的粮,都没什么用。

 因为这里本来就没夏粮。

 所谓夏粮还是要靠南方运来,但漕运本来就一年比一年少,今年就这局面山东的夏粮别指望了,就算丰收也不会给京城送的,而且也不可能丰收,光战乱破坏就得产量锐减,北直隶同样也是如此。山陕更别指望,陕西都饿殍遍野了,有限的那点税粮是给孙传庭练兵用的,河南更不用说了,开封至今泡水里呢。

 最后还是靠南方。

 虽然漕运肯定锐减,但他们运到北方的私粮又不是漕运。

 漕运越少对他们越有利。

 漕运越少,军粮越少,京城粮价越高。

 他们真不在乎那点租子。

 “但这样的话,搜查的范围就大了。”

 杨丰沉吟着。

 “搜查是能搜出来,就是得费些时日,各家勋贵的勋庄,兼并的田庄,这些小的们都知道,就是真查的话,他们的粮食存在哪些庄子,这个也一样能找到。

 但就是得几天。”

 老军户说道。

 他们得为今年以后做准备。

 他们的田地只有秋粮,还得大半年呢,再说京城军户很大一部分根本就没有田地,还有匠户这些也没有,他们连秋粮都没有。无论分到多少银子,最终也是要被勋贵收回去,之前五两银子一石米,过两个月等杨丰不在京城了,直接涨到十两一石,他们还能怎样?

 银子又不能吃。

 得要粮。

 能让他们撑到秋天的粮。

 “他们估计能有多少存粮?”

 杨丰说道。

 “京城目前有百万人口,运河四月前解冻,但漕粮进京日子不同,总归也得六月间才能见着,但南方粮食到京城得七八月了,哪怕往少了算,他们也得有四个月存粮。就算不会真供全京城的人吃,一个月售三十万石也是有的,这个数可以查,找那些粮店伙计打听就能得出,但以小的估计,百万石存粮还是有的。”

 老军户说道。

 的确,这个都可以查出。

 这些勋贵开的粮店对于京城百姓来说不是什么秘密。

 在粮店干活的伙计能找到。

 给他们运输的苦力可以找到。

 都能查出。

 “立刻去查英国公家的。

 这个老东西,还想在我面前摆出一副老不死的模样,他以为我就不会打老头吗?惹火了我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拳打南山敬老院,脚踢北海幼儿园!”

 杨丰说道。

 老军户立刻离开。

 紧接着又一个军户匆忙过来。

 “杨生员,小的是北居贤坊的,巡逻的兄弟说有人暗中探查过北水关。”

 他说道。

 “北水关?”

 杨丰疑惑了一下。

 “杨生员,如今是冬天,那地方都快干了,巡逻的兄弟就是在冰上看到几处新踩破的地方。”

 那军户说道。

 “但里面有铁栅栏吧?”

 杨丰说道。

 “有,但铁栅栏上有一道小门,是清理的民夫出入,平常都是锁着的,不过真要是懂的,开锁也不难,估计有人想从北水关溜出去,不知道情况如何提前过去探查。”

 那军户说道。

 杨丰点了点头。

 这时候急着出城的也就吴三辅一帮了,城门是出不去的,别说他,就是崇祯也不能让他们跑了,皇帝陛下就指望抓了堵他嘴呢!翻城墙也不可能,靠城墙的各坊青壮轮班守着,偷袭强闯的话,就看那几十个家丁有没有胆量以一敌百了,倒是通过水关溜出去,成了最容易实现的。

 “去,告诉薛濂,不过他那脑袋不一定能明白,说的清楚些。”

 杨丰说道。

 “小的明白!”

 那军户立刻笑着说道。

 这就可以了,哪怕吴三辅这些人死也应该死在薛濂这些人手里。

 不过这样的话……

 吴三桂就该发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