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赐尚方宝剑总督御(第2页)

 “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赐尚方宝剑总督御营,平西伯奉旨进京!”

 “三桂遵旨。”

 一旦皇帝去了南京,难道指望身在南京富庶之地的他,还能对北方的困境感同身受,哪怕耗费巨大,也要时刻盯着漕运,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这条对他死活已经不重要的输血管?

 抑或南方士绅都是心忧天下,对北方百姓感同身受,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让北方百姓吃饱饭……

 但现在皇帝在京城。

 他拉着吴三桂说道。

 王承恩脸上尴尬转瞬即逝……

 他说道。

 “平西伯果然是少年英雄,也不枉万岁爷对你的器重,快随我进宫!”

 然后他向跟随而来的杨坤等人使了个眼色,后者默默调转马头,紧接着指挥骑兵转向南苑,而吴三桂则跟随王承恩进城……

 “平西伯……”

 老王低声说道。

 “老祖宗,您再如此相称,三桂惟有伏地不起。”

 吴三桂说道。

 “呃,长伯,陛下的确原意是让你带兵进城,只是朝中大臣反对者多,陛下也不想在此时闹下去,故此就先委屈兄弟们了,另外京城最近钱粮匮乏,一人二十两的确少了,余下八十两,等到了南都加倍赏赐。”

 王承恩说道。

 “老祖宗,三桂与众兄弟能睹天颜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如何还奢求些别的,有没有银子,都是要来为陛下效力的,此乃三桂与众兄弟本分。您老人家放心,这些兄弟都是与三桂生死与共的,三桂说的话他们都听,不会在意,不过朝中大臣们居然连万岁的话都不听,如此真是令人气愤。”

 吴三桂一副愤愤不平地说道。

 “如今局势混乱,你们能有这忠心也不枉万岁爷器重。”

 老王说道。

 然后他们就这样说着话走向了朝阳门。

 然后……

 “玛的,不是说一人赐百两,还准咱们兄弟进城快活吗?这怎么变了?”

 还很年轻的高得捷愤然说道。

 好吧,崇祯承诺的确是一百两,但他现在又没钱了,之前靠着杨丰的积威勒索勋贵,的确弄了不少,但都给孙传庭了,当然,实际上都采购南下所需的物资了。原本计划是开春走运河,但没想到孙传庭输的那么快,现在只能走陆路南下,所以车辆,马匹,甚至骡子驴子这些都得购买。而且路上吃的也得先准备上,虽然他也知道,沿途州县不至于连饭都不给他,但问题是现在沿途州县也没有粮食啊。漕运的粮食都还堵在长江上,现在还没到瓜洲闸开闸北上的日子,所以至少到淮安前,他想路上不挨饿,还得准备好部分粮食。

 更何况护驾的这些骑兵消耗粮食同样巨大。

 那些马也得喂粮食。

 一匹马顶四个人,五千骑兵就是两万五千人的粮食。

 都得银子。

 至于说继续勒索勋贵……

 那他就别想活着离开京城了。

 这半年多,他在皇宫已经遭遇三次失火,其中一次幸亏他临时有事,离开了,所以没被烧死,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逼那些勋贵了,更何况他也觉得勋贵们应该没多少了,毕竟前前后后连杨丰加他一共弄出五百万,勋贵们哪还有银子啊!总之现在他又是穷光蛋了,户部已经一两也拿不出,他的内库划拉一下大概也就还有二三十万,总之先赏赐他们十万两,然后留着十几万路上用。

 再说他本来也没想真给。

 这种事情不都是先付个定金嘛!

 至于让士兵进京城快活,这个他倒不是为了哄着这些士兵,他们原本也只是不准武装进城而已,解甲之后还是随便的,崇祯最初其实是想让他们武装进城,搞个阅兵什么的,以此镇压住大臣的反对。

 但是……

 他被大臣们镇压住了。

 大臣们已经被他气疯了,居然搞这种偷袭,还秘密召吴三桂进京。

 你就是这么不信任我们吗?

 君臣之间的信任都哪儿去了?

 总之现在崇祯做什么,他们都是群起反对,而崇祯那优柔寡断的脾气,指望他在群臣围攻中,能够做出什么明智决定那就扯淡了,最终在大臣们七嘴八舌的反对中,他还是选择放弃原本很好的计划,让这些骑兵驻南苑,反正距离也不远。再说南苑地方宽敞,里面也好歹能啃些草,要不然光这些马,就能把他准备的豆子吃掉大半,说到底现在的京城,真的已经山穷水尽,哪怕就是南下,他也得能省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