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公主殿下,你已经长大了(第2页)
毕竟他也知道杨丰其实并不怎么在乎皇帝死活。
桂桂要是投降他,那这弑君案肯定与桂桂无关,都是陈演和张缙彦两个奸臣栽赃陷害他的。
在公主的哭声中,杨丰对护送公主而来的杜李说道。
吴三桂和清军南下,杨丰率领山东军团北上。
借兵剿寇。
据说短短二十天,他就已经夹出超过两千万了。
但是……
“把这个送给李自成吧!”
然后该加官晋爵还是要加官晋爵。
日进百万啊!
也不知道宫里的崇祯,知道这个消息是什么心情,要知道这已经是杨丰和吴三桂刮过两遍的了,这两个混蛋刮过两遍后,刘宗敏居然还夹出他们近两倍的。
而他前面邱祖德等人也一脸的凝重。
再说这也不是背叛大明,这是监国太子为救父借兵剿寇。
“送公主回安东卫!”
安排好公主后,杨丰走出她的房间,然后看着手中一封密信。
至于李自成则是在等吴三桂的选择。
所以刘宗敏得知杨丰这里有更先进设备后,已经很豪爽地拿一万两黄金和一箱珠宝,把杨大勋那里的圣夹棍买去了,此刻京城的衮衮诸公们,应该已经在体验现代科技。
南北呼应。
这是永平兵备道张若麒派人送来的。
但下一刻杨丰一脚踹他胸前,那耆老惨叫着倒飞出去,然后重重砸在地上抽搐着,嘴里涌出鲜血,紧接着脑袋一歪咽气了。
周围一片寂静。
那些耆老全都惊愕地看着杨丰。
话说这还是杨巡抚第一次在山东集团内部原形毕露,之前他隐藏的还是很好,对这些耆老都很有礼貌,虽然在京城画风凶残,但对于山东士绅来说还不至于受太大触动。再说他在京城主要祸害勋贵,而勋贵在士绅眼中那就是该祸害的,用祸害勋贵得到的银子,可是拿来山东赈济,大家都是得到了明显好处的。虽然其实他们也明白,杨丰肯定不是演的那样,这家伙其实也不是什么好鸟,但现在他这种仅仅一言不合就把一个耆老踹死的画风,还是吓坏了这些耆老们。
这味不对呀!
这明显在向着残暴发展了。
“陛下有旨,再有言借兵剿寇者以谋叛论处,我这是为他家人好。
<div class="contentadv">
你们也不想他被夷三族吧?
借兵剿寇?
几千颗建虏的骷髅,还挂在山东各地城墙上呢,是什么给了诸位自信,觉着建虏真要进了山海关,会真的依照约定行事?我也明明白白告诉诸位,洪太就是我杀的,至于他的人头为何没带回来,那是因为我觉得路上就烂了,左右他们也不会承认,烂了也没法辨认,故此干脆扔给了一群野狗。虽然我不会支持李自成,但也不会做这种引狼入室的事,我没有和建虏和解的可能,你们同样也没有。
所以谁再敢支持借兵剿寇,我先送他上路。”
杨丰冷笑道。
那些耆老们面面相觑。
“对,对,我等皆陛下之臣,惟陛下旨意是从,既然陛下已经下旨,那无论怎样都要听。”
房可壮赶紧说道。
“对,我等惟圣旨是从!”
……
其他耆老纷纷表态。
至于他们的真实心思,这个其实不重要,至少以后公开支持借兵剿寇是不行了。
当然,其实这些耆老里面,也的确不一定全都真的支持借兵剿寇,上次山东之战,他们可是已经和建虏结成血仇了,战后为了炫耀胜利,那些首级很多都被孔孟骑士们带回去,然后挂在各自州县城墙上。甚至一些没有参与交战的,为了显示威风都花钱去找人头多的州县买几颗,这样回去也可以炫耀自己参战了,反正这种事情就县志上随便写。他们玩的快活,现在全傻眼了,他们也不傻,就算清军承诺不会觊觎大明,但谁都明白,这种事情哪有说不觊觎就不觊觎的,如果清军打败李自成,难道还能放着大明花花世界不要再回辽东苦寒之地受苦?
如果他们打败李自成,那就证明他们在大明已经无敌了。
上次……
上次不能证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