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公主殿下,你已经长大了(第3页)

 上次能赢的关键是清军孤军深入的太远。

 尤其是没有粮食。

 这才被杨丰逮着机会,利用附骨之蛆般的持续攻击,再加上各城坚守使其不能获得补给,才最终硬生生把清军拖死的,但清军再南下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那时候几万八旗精锐,真的摆开阵势决战,杨丰再能打也扛不住。

 他又不是不死之身。

 他要是真不死之身,就不用天天一身重甲了。

 他一样会被炮弹轰碎的。

 所以清军的承诺毫无意义。

 一旦清军入关,至少有一多半的可能不会回去,然后占据京城,至于吴三桂,无非就是给他多少好处,吴家一向都是明码交易童叟无欺,只要给足他们好处,那什么都好说。

 虽然到时候也可以喜迎我大清王师,但问题是上次结仇太深,清军仍旧有一多半的可能会报复,就算一开始不会报复,以后也可能会秋后算账。总之这件事他们心里也没底,现在真的处境尴尬了,不支持借兵剿寇,李自成解决完吴三桂,还是要南下,山东还是首当其冲。支持借兵剿寇,清军入关也有很大可能南下,山东还是首当其冲,那时候因为上次的仇,还是有可能要面对清军的报复。

 现在唯一能做的,还真就是继续支持杨丰。

 好歹他能保护地方。

 至于他原形毕露……

 忍忍吧!

 反正被踹死的又不是自己。

 大局为重,大局为重!

 “这东西恐怕就算送给李自成,也没什么用了,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天,吴三桂的人早就到沈阳,此事他们谋划已久,多尔衮恐怕早就集结大军到锦州等着了,就算李自成收到信,集结大军北上,他到山海关时候,建虏恐怕也已经进城等着他了。”

 邱祖德说道。

 的确,吴三桂让张若麒送这份密信肯定就考虑过杨丰卖他们。

 还敢送就是杨丰卖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的。

 不过看起来邱祖德是不支持借兵剿寇的。

 “黄蜚还在登州吗?”

 杨丰突然说道。

 “在!”

 邱祖德说道。

 黄蜚是水师总兵,崇祯是多手准备,虽然计划是走运河,但实际上也让黄蜚带着水师北上登州,以防出现意外运河走不了,可以直接让他到天津,然后走海路离开。

 “我去找他,咱们各军继续在德州集结待命,李自成打不过建虏加吴三桂,他就几万老营,其他都是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一旦他战败,咱们不能让建虏追杀下去,只要有他在,建虏就顾不上向咱们这边。”

 杨丰说道。

 他都搞个双保险。

 去山海关盯着点。

 邱祖德点了点头。

 至于密信这个直接用急报送京城就行了。

 当然不是给李自成。

 作为山东巡抚,突然收到永平兵备道的密信,得知以蓟辽总督王永吉,平西伯吴三桂为核心的集团,要引建虏入关,那么向皇帝陛下报告,完全是职责所在。

 杨丰没有继续逗留,防守的事用不着他,德州,东昌,临清,一直再向南到曹州,然后南下徐州,现在是一系列的要塞化城市。可以说在山东外围打造出一条绵延的防线,而且背后还有同样要塞化的济南,这一年山东各地光各种吨位的铁制红夷大炮,就铸造了六百多尊,其中一半都在鲁北各城。

 而且各城都是重修的,也就是在原本城墙的基础上,增加适合红夷大炮的炮台,或者说宁远化。

 至于后面则是千万级别的人口。

 当然,进攻能力不足。

 毕竟不能指望孔孟骑士团这样的团练有出省作战的动力。

 杨丰紧接着走驿站,不断换马然后直奔登州,他到达登州时候,李自成已经接到了那封密信,紧接着刘宗敏终于查明,就是平西伯吴三桂主谋截杀皇帝于卢沟河。就是他干的,没错了,就是他杀了皇后和一个皇子,大学士陈演和兵部尚书张缙作证,既然这样皇帝陛下立刻下旨,命令天下兵马副元帅秦王李自成率军擒拿这个逆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