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为了大明,再苦一苦士绅吧!

 第196章 为了大明,再苦一苦士绅吧!

 刘宗周等人的确急了。

 公主这么玩摆明了就是准备撒手不管了。

 以身殉国?

 杨丰还留下五百扈从呢!

 这些扈从只听杨观光调动,真要是建虏渡江,南京守不住了,那后者一句话,这些人就直接带着公主走人了,公主的表态没用,她一个小姑娘,人家强行带她离开,她又能怎么样?反正只要离开南京,下游一堆船等着,更何况真要那时候,郑鸿逵也罢郑森也罢,都很愿意护卫监国去山东交给杨丰。

 杨丰无法就是惦记监国,他管江南士绅死活。

 但那样的话江南士绅怎么办?学京城士绅喜迎王师?虽然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建虏搞剃发易服怎么办?

 就算不搞剃发易服,肯定也得要江南士绅交重税然后养着他们,那多尔衮可不是崇祯,恐怕再像过去一样糊弄是不行了。而且多尔衮还要战争,北方现在都榨干了,没什么可榨的了,只能榨江南士绅,所以投降就只能背上建虏和北方这个沉重包袱。

 那可不是杨丰要的那点了,光多尔衮就有几十万铁杆庄稼要养。

 都得江南士绅掏钱。

 更何况建虏也不可能让他们过现在这种无拘无束的快乐日子。

 耆老会?

 除了监国这种弱到极点的朝廷,哪个正常点的朝廷,会允许士绅把地方官当狗使唤?

 地方事实上的自治?

 多尔衮傻呀?

 他是给自己打天下,他是来做征服者的,又不是来伺候士绅大爷的,让各地耆老会掌控地方,那他岂不是白征服了?

 更何况投降建虏后,杨丰打回来怎么办?

 多尔衮现在还没赢,而且至今他其实还处于被杨丰殴打中,后者可是已经北伐,也就是说多尔衮还没到可以让人放心投降的地步,一旦押错宝,杨丰回来是要抄家的,他最喜欢这个了,可以说投降建虏是很不明智的,至少现在还是如此。

 所以……

 “殿下,老臣以为如今还远未到如此危急关头,建虏南下如此迅速,不过是因淮河封冻,今冬严寒,太湖尚且封冻,江北河流皆封冻,淮河更是变成坦途,这才给建虏可趁之机。但长江天堑依旧隔断南北,建虏纵然能搜集些船只也法与水师匹敌,张阁部率淮扬之军尚在,只要令其进攻建虏侧翼,则建虏必然不敢渡江。建虏南下者四万,得凤阳之贼一万,另有降敌者约两万,最多不过七八万而已,纵然继续增兵,亦难超十万。

 若监国下令各地勤王,江南忠义可至者何止十万。

 老臣愿为监国一行。”

 刘宗周说道。

 这种时候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去游说各地耆老会,劝他们全力支持监国守住南京,这個并不难,无非就是掏多少银子,只要各地耆老会愿意掏银子,肯卖命的士兵还是好找。

 说到底就是银子而已。

 “殿下,既然如此,那就请蕺山先生一行,左右建虏还未曾渡江,咱们还来得及,至于百姓,不妨也先疏散,无论如何,像那些老弱妇孺,能躲避还是先躲避,否则如上次扬州般,死伤数万百姓就不好了。”

 马士英赶紧说道。

 “那就有劳蕺山先生了。”

 公主向着刘宗周行礼说道。

 “老臣当竭尽所能,不负殿下之托。”

 刘宗周赶紧行礼说道。

 马士英微微一笑……

 逼啊!

 就是得逼他们。

 光靠南京肯定没用,这是几万建虏精锐,大明到现在,没有杨丰的情况下还没有能战胜几万建虏的例子,更何况黄得功已经完了,高杰那点能打的,建虏随便分出个固山,估计就能把高杰堵在扬州。

 剩下就是郑鸿逵,吴志葵这些,实际上连黄得功都不如的。

 至于长江天险,就像公主说的,历史上挡住敌人几回?

 水师的确强。

 可人家为什么非要在水师防守的江段渡江?

 和州。

 芜湖。

 甚至安庆。

 哪儿不行?

 上游建虏数万,无非就杨廷麟那些江西团练,但他一个文臣,此前也没打过仗,指望他挡住建虏,未免有些不现实,除非何腾蛟增援,否则建虏打到安庆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