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为了大明,再苦一苦士绅吧!(第2页)
尤其是建虏祭出劝降这套,那就更不保险了,合肥士绅没扛住龚鼎孳的劝降,桐城,庐江,安庆士绅就能扛住自己姻亲故旧劝降了?说到底谁还不知道谁呀!
再说水师强就有用了?
这是在长江上,谁控制上游谁就有绝对优势,一旦上游建虏打开巢湖,然后出裕溪口,就是在上游不停向下游放火船,也足够把水师逼退。可以说建虏只要想渡江,那他们就必然能渡江,而南京城中就是一帮杂牌团练,不能打仗的军户。能打仗的都在江北,而且大多数在史可法手中,结果他来了个十几万人大溃败,全扔在了江北,甚至光投降建虏的就四五万。
刘宗周那个数字没刷新,马士英得到的最新估计,最少四五万降敌。
实际肯定不止。
像刘良佐部下那些,左良玉部下那些被史可法收编的,本来就是些朝秦暮楚的,他们面对清军不投降那就是奇迹了,所以尽管阿济格带着四万清军,实际上这时候已经最少扩充到十万。
这种情况下保住南京的唯一办法就是张国维主动进攻。
也就是他手中的新军和团练加起来约两万五千人,靠着火器优势,向阿济格主动进攻,逼迫后者不得不放弃渡江企图,全力进攻淮扬,然后用死守扬州拖住他,只要能拖住阿济格一个月,那杨丰就到了。当然,这就必须有浙江,苏松常等地耆老会点头了,包括张国维的新军,军饷也是他们掏的,这支新军其实本质上也是浙江团练,只不过顶着个浙江巡抚的抚标新军招牌。
军饷是由浙江耆老会募集。
许都的团练,则主要是由浙东士绅出的。
“这些船是何人的?”
公主看着依然在炮轰清军的那些战舰说道。
以三艘大型战舰为首,再加上数十艘小一些的,正在江面排开,不断向着北岸开火,虽然清军已经逃离码头,但因为这些战舰上大炮射程依旧足够,所以仍然在不断轰击。北岸码头上已经有不少清军死尸,当然,这种轰击最多也就是振奋士气,毕竟不能指望舰炮实心弹能有多少命中率。
但振奋士气的确足够。
此刻城墙上的士兵们,正在不断发出欢呼。
“回殿下,这是福建总兵郑芝龙之子郑森所部福建勤王水师。”
杨观光说道。
“就是上次柱国带着入宫那个?”
公主说道。
她是见过郑森的。
当然,基本没什么特别印象而已。
“正是。”
杨观光说道。
“告诉他,若能守住南都,我请爹爹为他赐名成功。”
公主说道。
然后她举着望远镜,继续看着这些战舰……
她真懂这个啊!
杨丰当初在安东卫时候,摸出过一个胜利号模型,正好杨盈看见,直接就抱走了,当然,杨丰的解释是,这是泰西水师战舰,神仙给的,顺便吹嘘了一下其战斗力。只不过那是模型,她根本没有感受,但今天看着郑家这三艘弱的多,仅仅是颇具雏形的战舰,却让她一下子想起那个。
“若有百十艘此等巨舰,长江才真如天堑。”
她说道。
马士英赶紧附和。
不过他也多少有些感慨,很显然公主殿下终究开始成长了。
这也很正常。
说到底这现实逼也逼着她成长了。
这终究是她家的江山,她终究得给她爹,她哥哥守住,杨丰又不可能一直在她身边,人家可是有妇之夫,至少在杨丰没退婚之前,她终究还是要学会自己面对这个乱世。她只是年纪小,但不是傻,只要她用心学,终究还是会成长起来,学会做一个君主,刚才威胁刘宗周等人的表演,就已经有几分真正君主的味道了。虽然肯定是杨观光教的,但能把戏演好,就已经算是她踏出真正君主的第一步了。
“殿下,还得小心,老臣担心多尔衮这次会把太子送来。”
马士英低声说道。
公主立刻愣住。
“殿下,咱们不能迎这样送回的太子。
陛下圣旨不可违。
柱国也必然反对,一旦为迎回太子屈从于建虏,则我大义尽失,承认与建虏乃敌国,如宋辽故事,自此北方尽为异国。太祖高皇帝三百年心血付之东流,我等亦遗祸子孙,使千百年后尚留骂名,更无颜以对孝陵,日后终不免再有人书灭宋者张弘范于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