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柱国,南下吧,三千里江山(第2页)

 但他的确没有夹士绅的记录,之前在京城夹的也只是勋贵而已。

 再说这种时候哪还有更好的选择啊,就算江南团练表现不错,但那也得需要时间才能武装起更多。

 现在多尔衮都饮马长江了。

 之前他还学人家拓跋焘,跑到瓜步山上装了一下逼,

 不过这个时代的长江比现代宽的多,所以瓜步山其实已经在江边,所以被此前在龙江关的郑家水师突袭,还不熟悉后者那些重炮实力的摄政王拒绝下山,结果被一枚炮弹打在不远处。应该是被崩起的碎石擦了一下,总之郑森上奏是打着了,但第二天多尔衮的确露面了,只不过短暂露面后,就连续两天以偶感风寒为由没露面。

 所以现在看来,只要扬州还在坚守,他就没有继续向前的能力。

 尽管清军在上游还是迅速拿下,或者说逼降一座座城市,但在安庆和巢县两个点始终卡着的情况下,也没有能力自上游而下。

 长江上的南北攻防战就是这样,拿不到入口的关键节点,就算你兵临长江也没有用,就算你登瓜步山也是要灰溜溜撤的,自古所有那些著名大战,都是为了夺取这个入口的关键节点。蒙古死磕襄阳数十年,就因为必须死磕,忽必烈不死磕襄阳的结果就是鄂州之败,孙十万死磕合肥也是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还好他后面还有濡须口,所以能承受合肥之败,扬州自从修好运河基本上哪次王朝更迭都得被屠一遍,就是因为修好运河后,这座城市成了最关键节点。

 这些线路总得拿下一个。

 运河扬州线优先,襄阳到武昌线次之,寿春合肥巢湖濡须口线路再次之,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去抢仙人关钓鱼城重庆线学王浚楼船下益州。

 你总得拿下一条线。

 你一个都拿不下,那拿什么下江南?

 “柱国,南下吧,三千里山河危在旦夕,柱国身负陛下重托,监国之信赖,当此危难之际,不能再耽搁了。”

 跟朱大典一同前来的淮安籍孔孟骑士胡从中多少有些急切的说道。

 好吧,孔孟骑士早就已经超出山东范围……

 这个其实也很正常,这个又没有地域限制,那些实际上在杨丰管辖下,或者说依附他这个体系的,都有加入孔孟骑士团的,比如徐海归德,包括淮安,胡从中本来也是淮安地方文社望社主要成员。目前山东以外孔孟骑士团已经有三个堂号了,一个是以徐州为核心,沛县举人阎尔梅为首的,一个是淮安为核心,胡从中为首的,另外还有一个比较诡异,以沛县籍的举人万寿祺为首,在镇江以流寓江南的北方士子组成。

 他们战斗力还不弱。

 现在这个堂有五十多骑士,然后加上一千多扈从。

 资金靠着和北方其他骑士之间贸易,这种内部贸易很赚钱,甚至包括金融方面的……

 不用担心信用问题啊!

 毕竟内部失信首先要面对骑士团内部纪律,虽然也不能说纪律,但作为孔孟骑士内部如果连信字都做不到,那是很难立足的,当然,只是骑士团内部,对外就是另一回事了。装备也是骑士团内部购买,目前他们已经进入瓜洲,并且靠着全骑兵的优势,不断在扬州外围袭击小股清军,与进驻瓜洲的吴志葵部和葛麟为首的镇江团练,还有卢象升弟弟卢象观为首的常州团练,一起控制瓜洲城作为扬州主要外援。

 葛麟是举人出身的地方世家子,卢象观当然没有他哥哥的本事,但终究是常州府能拿得出手的,原本历史上两人也是联军抗清死的。

 所以……

 “柱国,南下吧!”

 阎尔梅同样激动的说道。

 他主要是和金声桓一起守徐州。

 清军对山东的佯攻实际上已经失败了。

 毕竟本来也没想成功,多尔衮还是很清醒,就目前山东各地的坞堡化防御体系根本不是他那点人口能对耗的。

 进入山东的各路清军,几乎没有攻下一座固守的县城。

 尤其是在汶上,两千清军猛攻两天,死了四百多之后连城墙上的火力都没受什么影响,然后不得不撤退,但在撤退当天晚上,遭到兖州,济宁,东平等地孔孟骑士围殴,最终两千清军逃过运河的不足一千。其他几个方向也差不多,袭扰徐州的清军根本连沂河都没过,就因为没能抢到粮食补给,不得不撤退,但撤退路上遭遇金声桓和孔孟骑士伏击,同样也损失惨重,金声桓还斩了一个蒙古扎萨克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