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再次扩充军火制造工人(第3页)
采购小组的成员们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向人们宣传抗战的意义,呼吁大家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百姓们纷纷响应,主动将家中的废旧物品拿出来卖给采购小组。
另一方面,陈振华组织部队在战场上收集废旧武器和金属物件。战士们在战斗间隙,仔细搜寻战场上的每一个角落,将那些被损坏的枪支、炮弹壳等回收回来,送往兵工厂进行二次利用。
这些废旧金属经过熔炼、加工后,又变成了一颗颗崭新的子弹和手榴弹,再次回到战场上打击敌人。
同时,陈振华还积极寻求与其他根据地的合作,互通有无。他派人与周边国军的兵工厂取得联系,协商原材料的调配和共享。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了部分原材料短缺的压力。
不仅如此,在甘作良的悉心指导与努力下,黄崖洞兵工厂再次培养出一批枪支维修工人。
甘作良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枪械专家,他深知枪支维修对于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性。
他在兵工厂内开设了培训班,亲自授课,从枪支的结构原理到维修技巧,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学员们认真学习,刻苦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他们掌握了扎实的维修技能。
随着这批维修人员的加入,那些在战斗中被损坏的三八大盖步枪以及中正式步枪,得以得到有效的维修。
维修车间里,工人们专注地拆解、清洗、更换零件,然后进行组装和调试。每一支修好的枪支都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这些修好的枪支重新回到战士们手中,再次成为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为抗战增添了一份坚实的力量。
在陈振华的不懈努力下,黄崖洞兵工厂和黎城兵工厂的弹药产量得到了显着提升。
虽然面临着原材料短缺等诸多困难,但他始终坚定信念,带领着大家勇往直前。
他深知,每一颗子弹、每一枚手榴弹,都承载着战士们的生命和抗战胜利的希望。
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战的胜利铸就了坚实的后盾。
而他的努力,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战事业中,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国家的独立,不屈不挠,奋勇前行。
此时平顺县的黄崖洞兵工厂以及黎城兵工厂,作为抗日武装力量的重要补给枢纽,其生产与维修能力的提升,对于八路军全体作战部队来说至关重要。
而随着再次1000名专业维修人员的加入,这两座兵工厂犹如注入了一股强劲而鲜活的力量,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这1000名维修人员,有500名是甘作良培养出来的,剩余的皆是八路军总部和从各地精心挑选而来,他们在枪械维修领域各有所长,怀揣着对抗日事业的热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