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第767章 再临惠山码头3(第3页)

 于是,他再次爬上通风管道,沿着原路返回。当他从通风管道爬出来时,外面依旧是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的身影。陈振华装作若无其事地混入人群,离开了机械厂。

 回到招待所后,陈振华看着空间内的技术资料和设备零部件,心中充满了喜悦。他知道,这些物资将为根据地的兵工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他计划尽快将这些资料和零部件送回根据地,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仿制。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地一定能够生产出属于自己的先进武器装备,为抗战的胜利增添更多的胜算。

 接下来的几天,陈振华继续在申城展开行动。他先后潜入了小鬼子的面粉厂和商行,获取了大量的粮食和生活用品。

 每一次行动,他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但他始终没有退缩。他就像一个孤独而勇敢的战士,在敌人的后方不断地打击着敌人,为抗日事业做出着自己的贡献。

 随着陈振华在上海的行动不断展开,小鬼子也开始察觉到了异常。他们加强了对各个重要场所的戒备,增加了巡逻的次数和兵力。

 但陈振华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断地寻找着敌人的破绽,继续着自己的敌后行动。

 他知道,每一次成功的行动,都将为抗日事业带来新的希望,都将让胜利的曙光更加接近。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鬼子逐渐察觉到了惠山码头物资的异常缺失。他们开始加强对各个据点和交通要道的巡逻与戒备,试图找出是谁在背后 “捣鬼”。

 日军指挥官大发雷霆,责令下属务必尽快查明真相,加强防范,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一时间,整个占领区风声鹤唳,小鬼子们如惊弓之鸟,对任何可疑的迹象都格外警惕。

 但陈振华和根据地的抗日力量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谨慎地开展行动。

 而对于缴获的小鬼子武器装备,陈振华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他组织技术人员对 92 式步兵炮、41 式山炮等武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不得不承认,小鬼子所囤积的物资着实丰富得令人咋舌。单就陈振华从惠山码头收缴到的枪支弹药而言,若仅仅是为了扩充一个师中三四个团的武器装备,那已然绰绰有余。

 这些枪支弹药品类繁多,既有适合近距离作战的手枪,也有在中远距离上威力不俗的步枪,还有能够提供强大火力压制的轻重机枪,以及各类配套的弹药,它们整齐地排列在码头上,仿佛一支等待检阅的钢铁部队。

 然而,陈振华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心中有着更为宏大的计划,所需的远不止这能武装三四个团的枪支弹药。

 在他的设想中,还需要更多种类的物资,尤其是机械设备,这些设备将成为改变晋南根据地命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