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花钱月下伤心奴家

第768章 离开申城前的疯狂收取(第2页)

 以制作菜刀为例,不仅要保证菜刀的锋利度和耐用性,还要注重工艺的标准化,以便能够大规模生产。

 耕犁和铁锹的制造,则要结合晋省的土地特点和农业生产需求,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生产效率。

 在武器制造与维修方面,陈振华决定选派一批有潜力的年轻战士,送到专门的技术学校进行学习。

 这些学校将邀请根据地内经验丰富的武器专家和从敌占区秘密营救出来的技术人才担任教师,教授中正式步枪和三八大盖步枪的制造原理、维修技巧以及相关的机械知识。

 同时,积极寻找机会,从敌占区获取更多的制造图纸和技术资料,不断完善根据地的武器制造体系。

 为了确保晋省根据地的工业发展能够顺利进行,陈振华还着手加强根据地的防御建设。他组织军民在根据地周边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包括战壕、碉堡和防空洞等。

 包括加强情报工作,建立起一张严密的情报网络,及时掌握小鬼子的动向,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振华的计划逐步展开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基础手工业工坊陆续建立起来,生产出的菜刀、耕犁、铁锹等工具开始供应给根据地的军民,大大提高了生产生活效率。

 武器制造与维修学校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他们逐渐掌握了中正式步枪的部分制造工艺和三八大盖步枪的维修技能,使得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和维护。

 晋南根据地在陈振华的带领下,正一步步朝着工业基地的目标迈进。尽管前方依然充满挑战,但陈振华坚信,只要全体军民团结一心,充分利用晋省的地理优势和丰富资源,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为抗战胜利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主,

 陈振华心中怀揣着打造晋省根据地的宏伟规划,他深知,此刻无论是晋省根据地,还是申城,都缺乏特别强大的工业实力。

 申城作为当时较为繁华的城市,虽拥有纺织厂、自行车加工厂、面粉厂、榨油厂、制衣厂和制鞋厂等产业,但这远远不足以满足抗战以及未来发展的需求。

 陈振华决心在晋省根据地复制并扩大这些产业规模,为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和物资自给自足奠定基础。

 这一次,陈振华的主要目标锁定在小鬼子的汇山码头以及其军火储备上。当然,对于小鬼子旗下的企业,他也绝不放过。

 他打算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在申城四处 “溜达”,将自己所需的机械设备统统收入囊中。

 在随后连续几天的时间里,陈振华如同黑夜中的幽灵,展开了一系列大胆而缜密的行动。他不仅光顾了惠山码头,还将目标拓展到杨树浦码头,甚至对租界内与租界外的小鬼子工厂,以及他们控制的银行,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 “洗劫”。

 这一趟行动下来,陈振华收获颇丰。不过,他行事极为谨慎,只针对日资企业下手,对于其他国家的企业则秋毫无犯。

 陈振华心里明白,当下与小鬼子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对于其他列强,暂时还没有与之抗衡的余力。他深知国际局势复杂,必须谨防其他列强联手,再次扼杀华夏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