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争战路人四九

第一百八十五章 曾国藩临机断案(3)


  第一百八十五章曾国藩临机断案(3)

  两宫接奏,再召恭亲王奕訢密议,慈安太后道:借债还钱杀人偿命,曾国藩务当迅捕人犯,以示善意;如洋人仍有要挟、恫喝之语;曾等务必力持正论,据理驳斥,庶可以折敌焰而张国维。

  慈禧太后道:曾国藩所奏,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天津道、府、县三官即裁,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亦不能独善。崇厚原品休致,著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毛昶熙驰赴津地,暂署三口通商大臣。

  奕訢道:崇厚密奏,曾国藩老病侵寻、腹泻如故,洋务繁琐无绪,曾国藩或已不堪重负。奴才以为,江苏巡抚丁日昌熟稔洋务,其若赴津,大有俾益。

  慈禧太后道:洋人夷性,或又得陇而望蜀;京畿与天津及上海海口之防务,务必加强。左宗棠倘若攻占金积堡,李鸿章之淮勇,亦可移驻天津;黄翼升之长江水师,驻屯金陵无事之地,徒耗饷需;两江总督马新贻奏请黄部移扎上海,似是可行。

  奕訢道:启禀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奴才以为,李鸿章之淮勇,尽可挪移;然曾国藩之水师,不可轻动。

  慈禧太后道:马新贻麾下之五营标兵,磨练三载,业已成军;两江之地,移天换日,正当其时。

  奕訢道:启禀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牵一发而动全身,发逆圣库之银,万不可重提;曾国藩裁撤十万湘勇,已抵千万白银。

  慈禧太后道:先帝有言,攻克金陵者可封郡王;金陵城破,曾氏兄弟分得一爵一伯,非朝廷愧对曾氏,实其私自瓜分发逆库银在先。

  慈安太后道:多事之秋,不宜筹算旧帐。然左宗棠之楚军、李鸿章之淮勇,皆能随意调遣;两江乃大清国之两江,非湘人法外之地。

  慈禧太后道:人臣之谊,上马提枪驰骋疆场,下马执笔安抚黎庶;左宗棠是也,李鸿章是也,马新贻是也;马新贻原隶袁甲三麾下剿捻,近年督任两江,一扫漕运、盐政、河工之弊政,去岁复又妥善处理安庆教案,真能臣也。左、李、马冉冉而起,吾大清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