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抵达莫斯科

【个人推动历史,并非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在近十年的田径界,可以说没有人比李枫更闪耀!

从03年至今,李枫在劳伦斯体育奖完成了蝉联。

他用自己惊才绝艳的表现完成了,从“荣获”劳伦斯体育奖,到劳伦斯体育奖因李枫获奖而荣的蜕变!

收获如此荣誉的同时,也意味着李枫在这项古老运动陷入危机时责无旁贷!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遭遇信任危机了。

早在05年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前,蒙哥马利被曝光时,就有无数质疑声对准了他。

结果就是他在赫尔辛基实现了蝉联。

2006年底,贾斯汀-加特林东窗事发,人们又将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了将“药罐”飞人加特林压着跑的李枫。

结果就是2007年大阪世锦赛,李枫完成了三连胜。

他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并不断代表人类挑战极限!

当兴奋剂的风暴再次席卷世界田坛,李枫作为运动员的代表,作为国际田联名誉副主席,他将用实际行动,在莫斯科世锦赛上证明自己!”

2013年8月1日上午十点。

中国田径队短跑、跨栏、跳跃、竞走项目的部分运动员在体育总局举行了誓师大会。

今天是出征世锦赛的日子。

在誓师环节结束后,李枫作为运动员代表进行了发言。

然后在下午1点,代表团众人在首都机场乘机出发。

除了竞走队飞往德国跟意大利外教组队员汇合参加训练营外,其他人都是直飞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

李枫等人13点从机场准时起飞。

历经8个小时的飞行,降落莫斯科时,时间是当地的下午16点。

看起来像是跑赢了时间,因为跨越时区的缘故。

但其实是假的,因为此时国内已经是晚上21点了。

降落后,中心的先头工作人员早早就在此等候接机了。

一行人从机场的特别通道离开后,直接前往了驻地。

田管中心安排的驻地在卢日尼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两公里外的加加林广场附近的一座酒店。

住宿的标准严格按照总局下发的境外参赛住宿标准安排。

住宿安排好之后,刚好就是吃饭。

吃过晚饭之后,时间已经来到了六点左右,此时众人的任务就是去看体育场,然后休息。

因为经费充足的原因,近些年,每次参加世锦赛,代表团都是提前到。

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场地。

对于参赛运动员来说,也算是一种别样的加分项。

卢日尼基体育场坐落于莫斯科河的转弯处,静静流淌的莫斯科河为这座体育中心提供了肥美的草地。

一行人坐车只花了几分钟就来到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下车后,众人径直前往体育场。

这座体育场始建于1956年,当时的名字叫中央列宁体育场。

在1980年莫斯科举办奥运会时,这里曾容纳103000名观众,非常牛逼。

1992年更名为卢日尼基。

在1996年,这座开放式体育场迎来了翻新改造,将其因年代久远显露出的痕迹抹去,增加了看台上的顶棚,使其焕发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