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屏障
可以预见大明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以长江作为分界线,势必会经历动荡与风波,因为朱由校在干一件谁都没有干过的事儿。
以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作为媒介,朱由校想将依附在大明身上的众多特权群体,凡是威胁到统治根基的,全都当做蛀虫给悉数捏死!!
为了做好这件事,朱由校不断给北方诸省赋能,以此在东南出现动乱时,不至于被所谓的影响逼迫让步。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在北方诸省蓬勃发展起来了。
而被某些特权群体,死死把持着的海事方面,经过此前较长的发展与巩固,已然构建了在北的完整航线。
这是至关重要的。
没有资源输送的海上通道,没有产品倾销的海上通道,朱由校所扶持的集约型手工制造业,就不可能在北方扎根发展下去。
而失去这一基础,那么以内阁推行的改革,有不少就丧失了推行基础,如此怎样改善中枢财政问题?
围绕这样的大背景下,只要北方诸省牢掌在朱由校手里,那他就能坐看东南乱上数载,毕竟在北没有任何威胁了。
唯一能造成威胁的,可能就是在北的游牧、游猎民族了,可好巧不巧,他们已被大明天军重创了。
当所有的目光,聚焦在大明最富庶的地域,最复杂的地域,这反倒会使在北方推行的诸策减轻各种压力。
这就是朱由校的压茬推进!!
朱由校就是要一茬压一茬的,叫大明治下的诸多利益群体,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以叫他们被彻底清除干净。
不过围绕在东南的大局,还缺少一环没有补齐,这一环要是不补齐的话,朱由校是睡不安稳的。
那就是海上!!
咔嚓——
伴随着一道电闪出现,昏暗的天骤然亮起。
烫金色大字映入眼帘。
御赐,唐王府!
这处坐落在台北城核心的临设王邸,是远在京城的大明天子,下旨命奉旨南下的唐王朱聿键定下的。
作为大明宗藩移藩海外的典范,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日内,朱聿键都会待在东番,而等南洋大局掌握后,他才会离开东番,奉旨前去他该去的地方。
银安殿上。
身穿亲王袍服的朱聿键,大马金刀的坐在那张银座上,扫视殿内所聚一众人,那双眼眸如刀一般凌厉。
“按理说你们从两广等地率部赶来东番,本王该设宴多款待些时日,叫你们,还有底下的弟兄,在东番好好休整一番才是。”
“不过嘛,你们终究是奉陛下旨意来的,以驻藩总兵官、副总兵官的身份,将要派驻到吕宋、苏禄等藩属国进驻,以此彰显我朝天威浩荡,那本王就不好留你们太久。”
“今下南洋这边啊,看起来是风平浪静的,可实际上呢,就像今夜毫无征兆下的雨一样,说变就会变啊。”
“所以不要觉得去了吕宋、苏禄等地,这就是没有任何变故变数的,倘若你们心底没有紧绷一根弦的话,那说不定就会阴沟里翻船了。”
唐王朱聿键的话,让殿内站着的高迎祥、张献忠、王嘉胤、王自用等一众将校,心底生出各异的思绪。
对朱聿键,他们是如雷贯耳的。
不管是在藩属朝鲜坐镇之际,亦或是奉旨南下东番之际,朱聿键所做的种种,那都是传扬的很快的。
尤其是奉旨南下东番,其还没来东番多久,便干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先是杀了与提督西缉事厂方正化对峙的李永贞一行,后又命郑芝龙、祖大寿一行率部清剿叛逆余孽,搅得南洋各地是不得安生。
这还不是关键。
关键是在郑芝龙他们清剿叛逆余孽之际,朱聿键还命人在东番、澎湖、琉球等地大肆展开逮捕,杀了一批勾结西夷,勾结叛逆余孽的魑魅魍魉,唐王之名便在南洋传开了。
谁都没有想到大明中枢方面,居然会派如此铁血般的宗王来东番,且初来没多久就敢干这等震动所有的大事。
而属于朱聿键的传奇还不止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