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分水岭(4)(第3页)
此言一出,震惊的不止是范景文,还有高邦佐他们。
漠南会战的结束,让虎贲军缩编到了三万,但是虎贲军上下,除了有不少敕爵的,还有不少晋升军职的。
但这些晋升军职的,他们所辖的军队规模却没有达到既定规模。
现在虎贲军随着熊廷弼南下了,一场有意识的扩编也会顺势展开。
这就是在进一步抽取土司的力量。
这也是改土归流的一部分,只是现在,以湖广要全面整顿军政遮掩住了。
一切都是朱由校布下的局。
“马祥麟!!”
没有理会堂内众文武的震惊,熊廷弼眼神凌厉的看向马祥麟。
“末将在!”
马祥麟沉声道。
“这件事能办成不能?”熊廷弼直接问道:“要是不能,那虎贲军即刻返回京城,本辅向陛下请旨,调别的天子亲军南下湖广!!”
“能!!”
听到这话,马祥麟当即喝道:“要是办不好,您砍末将脑袋!!”
“枢辅!!虎贲军定能办成!!
”
秦翼明他们想都没想,一个个上前喝道。
开什么玩笑,这次南下湖广,是陛下的旨意明确叫他们来的,现在他们要回到京城去,还调别的天子亲军来,那他们以后的头就抬不起来了!!
以后虎贲军算什么?
窝囊军?
废物军?
这对于在漠南打下胜仗的虎贲军,凝聚起极强的军魂军心的虎贲军全体来说,那绝对是不可能答应的。
天子亲军,那是独立于大明陆军之外的,是绝对忠诚于大明天子的,想要进天子亲军的门槛很高,但即便是这样,也有很多将校,很多将士,想要进去,因为那是天子亲军!!
这就是朱由校想要促成的。
军权,必须要牢牢掌握在手才行。
可如何维系住军权不出问题?
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依靠厂卫了,而天子亲军就是完美的过渡,只要天子亲军不出现任何问题,那么军权就绝对不可能出现问题。
“除了上述两件事外,还有就是各地卫所。”
熊廷弼起身道:“叫各地世袭卫所官来武昌,范督堂,此事要劳烦你了,以湖广总督的名义对下传达。”
“明确一点,通过湖广总督衙门考校的,可延期裁撤卫所,到时总督衙门会安排他们的新去处。”
“没有通过考校的,那不好意思了,职官没了,所在卫所一应屯田,悉数划归到官田序列下。”
“此事下官会办好的。”
范景文当即低首道。
其实范景文知道,这是熊廷弼给他面子,让他这个湖广总督的威严不至于受损,这件事做好了,功劳是他湖广总督衙门的,出现差池,那熊廷弼会出面解决的。
但也恰是这样,范景文心底生出唏嘘。
这也就是军务院枢辅才敢这样做,但凡是换一个人来办,哪怕是他,敢在解决护军、江防两件大事下,还要加快推动裁撤卫所,那整个湖广地界只怕是要乱套的。
熊廷弼是真的不怕。
握着漠南大捷的胜利果实在手,谁要是真敢做些什么,那就掰掰腕子吧,看谁究竟能笑到最后。
连建虏、蒙鞑这等精锐,熊廷弼都能率军击败,那就更别提糜烂掉的大明卫所军了。
甚至范景文还猜到了,不止是随熊廷弼南下的诸军各部,还有赵率教这帮武将统辖的诸军各部,其实是希望湖广出现乱子的,这样他们就能趁势获取军功了!!
有军功,必赏赐,这是今上做的最痛快的事情。
哪怕在中枢层面,在地方层面,私底下有很多人议论今上对爵位太宽松了,照这样的趋势下去,大明岂不是要有千余众,甚至更多些的勋贵?
即便绝大多数勋贵,那只是一世的,可这对大明而言还是太多了,这会给社稷造成极大的负担。
只可惜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猜到一点,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早就想好了解决之道,等到大明对内改革达到一定程度,会有一大批勋贵对外安置的,别的不说,单单是能增加世袭代数,允许拥有多少封地,这就足以吸引到很多勋贵向外安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