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一击仗剑至天涯

第1159章 分水岭(8)(第3页)

 不能再以过去那种模式推动变革了。

 只是这些想法与战略啊,朱由校现在还不能讲出来,因为太惊世骇俗了,这会对大明造成极大冲击的。

 “卿家的谏言,朕听进去了。”

 想到这些的朱由校,看向毕自严说道:“朕今后会注意到的。”

 唉……

 毕自严一听这话,就知天子没有听进去。

 尽管知道这些,但毕自严也不好再说什么。

 只是在毕自严的内心深处,不理解天子为何有如此紧迫的心态,是,在东南那边是有动荡,可大明不止有东南啊,讲一句不好听的话,即便整个东南全都乱了,大明中枢还是能掌控一切的。

 毕竟现在的大明,跟先前已经不一样了。

 辽东发展起来了,黑吉两都司开辟了,藩属朝鲜被中枢实控着,漠南和科尔沁在推行盟旗制,北直隶增扩辖地了……

 仅是这些,就叫大明不一样了。

 更别提在海事方面,在其他方面,大明也都有不小的改变,这使得中枢在很多时候,并非是处在一个被动境遇下的。

 哪怕截止到当下,中枢依旧是高开支,但中枢财政的征收也比先前厉害太多了。

 “还有一件事。”

 在毕自严思虑之际,朱由校伸手道:“针对于中枢所辖总署,不管是已移交内阁管辖的总署,还是仍在御前的总署,在关于委派直属厅的变革一事上,朕希望卿家能够多兼顾一些。”

 “御前有不少事宜,是需要朕来亲抓的。”

 “可牵扯到各总署直属厅要推行的事宜,也是牵扯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朕不希望这种势潮被打断。”

 “臣遵旨!”

 毕自严听后,立时起身作揖道。

 尽管毕自严手里有大量的事要做,但牵扯到财政方面的事宜,尤其是朱由校所开辟的新改革,只

要朱由校将其明确交由毕自严改革,那他就不会推诿。

 其实在很多时候,朱由校就是开拓者,决策者,而毕自严所扮演的就是执行者,守护者,他们君臣间的默契很高。

 这也是为什么,在朱由校的内心深处,早就将毕自严定为内阁首辅的原因,且还是要连任两届内阁首辅!!

 这份殊荣,在别人身上可没有看到,至少现在是这样。

 按着朱由校所想,今后大明为官的,不管是在中枢,亦或是在地方,到一定年龄就必须致仕,这是肯定要明确推行的。

 而与之相对的,是跻身仕途的年龄,也要有对应的明确。

 前者是,别七老八十了,明明都精力不济了,还占着位置,这对中枢及地方,是最大的不负责任。

 后者是,别四五十岁了,才堪堪跻身进仕途之中,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年龄,又能为社稷做什么?

 或许在这两者间,的确会有极少数群体有闪光点,有出类拔萃的表现,但是朱由校不能拿这种小概率时间,去破坏整个政治风气啊。

 想要遏制住党争,就必须将一些东西落实到位才行。

 在原有时间线上,同样是天启朝,为什么在初期的党争会如此激烈,这与在当时为首辅的方从哲,还有后续进内阁的叶向高,那都是有一定联系的,他们的年龄太大了,以至于他们的态度就跟年轻时不一样了。

 但凡在那一时期下,内阁首辅是位年富力强的存在,那就不会让一些事态持续恶化,哪怕东林党确有从龙之功,但也不至于说会那样的激进。

 亲身经历过这一切的朱由校,不希望他所经历的这些,在今后再度上演,内耗,是最损害国朝核心利益,统治根基的存在,这种现象,如果朱由校不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他这皇帝就算是白做了,因为这样一来,他所主张的改革,在他离开时会被一点点动摇与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