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分水岭(8)(第2页)
以中枢颁售债券,来取缔那些有损中枢,有损地方的摊派加征,这对社稷而言是极其有利的。
至少底层的负担不会加重。
而债券呢,是对特定群体颁售的。
这部分特定群体,他们名下有着一定规模的金银,甚至有一部分是长期窖藏的,以一种形式吸引与刺激这些金银重见天日,这对中枢及地方是极其有利的。
别的不说。
单单是这些年下来,所吸引与刺激的窖藏金银,通过实兑新币而收缴的铸币税,就让中枢得到了稳定财源获益。
“朕已给有司强调了,这批颁售的债券,新得的那部分铸币税,会移交给户部接管。”朱由校撩撩袍袖,看向毕自严继续道。
“其实毕卿也能猜到朕是怎样想的,之所以持续对外颁售各类债券,还以高息来吸引与刺激一些群体,最重要的一点,是加快新币的流通与落实。”
“尤其是东南那边局势起伏不停,朕想尽快在长江以北的广袤之地,全面促成新币的流通。”
“陛下的心情臣能理解,但凡事都是有迹可循的,不是操之过急就能解决的。”毕自严听后,微微低首道。
“尤其是今下的大明,由内阁明确一系列新政新规,这本就使中枢与地方的关系极其微妙。”
“而在此等大势下,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在浙江试行了,臣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惠政。”
“但这也牵扯到太多的既得利益群体,臣太清楚这些人的利益受损,会做出怎样的事情来。”
“对于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臣没有向陛下规谏过,因为臣知道,大明想要真正复兴起来,这步路是必须要走的,可陛下也要兼顾到整体形势……”
在中枢待的时间久了,毕自严对自家天子的脾性是了解的,是,今上在一些方面,跟神宗显皇帝比较像,比如不爱上朝……但毕自严却也知道一点,今上是心忧社稷,心念万民的好皇帝。
哪怕今上乾纲独断,动辄就掀起大案,命有司逮捕与处决大批群体,可在毕自严看来,这些群体全都该抓该杀。
也正是这样,对于今上的决断,很多时候毕自严是理解的,是毫无保留的去执行落实的,哪怕这会让自己身陷旋涡下,但毕自严从没有在意过这些,因为他真的在实现自己先前的抱负与追求。
累一点。
苦一点。
不被人理解。
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不过毕自严这样,也不代表对今上的所有决断,就是理解的,也有一些在毕自严看来是太偏激的。
‘不操之过急怎么办啊,唉,接下来的大明会面临什么?持续不断地自然灾害,甚至有些地方将长期出现旱灾、水灾。’
朱由校听到这里,心里不由轻叹起来,‘朕又如何不知这一切操之过急啊,但是不这样做怎么办?’
‘今后的形势是这样的,不集中的去做一些事,将一些矛盾也跟着集中起来,继而以抢出来的时间,使大明根基更浑厚一些,今后该如何用战争来转移矛盾啊?’
朱由校的这些话,只能在心里讲讲,却不能讲出来对毕自严说。
朱由校已经习惯自己的决策与想法不被人理解了。
他现在所做的这一切,是一个接一个的组合拳,将新政改革、灾情爆发、矛盾集中、对外转移等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一个周期下,当大明治下的情况出现大风波,那就会将对外发起战争,以此来转移矛盾和震慑内部,从而以斩获的战争获益,还有较好的风气氛围,以此再掀起新一轮改革势潮。
在这一轮轮改革势潮下,朱由校需要解决对应的积弊与毒瘤,以此叫大明以饱满状态不断向前。
这种模式要到什么时候结束呢?
朱由校给自己的预期,是将秋叶海棠实现的基础上,还将中南、南洋、朝鲜、东倭等广袤之地,初步实控到大明手里,为今后纳进大明本土蓄势。
实现了这一步,朱由校就要改变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