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天启之战(4)(第2页)
大明在推动军改,驻藩诸军同样也在改。
经过此前的改革,驻藩诸军各部明确了职权,驻藩陆总,海总就不必多言,管辖的是对应军种,而驻朝提督则提督所属藩属军警,以确保藩属本土的秩序安稳,出现任何动摇的因素,都要给予坚决打击!!
“总督至!!”
随着一道洪亮声音响起,所聚一众驻朝文武,无不是表情严肃的看去。
“拜见总督!”
在道道行礼声下,穿着绯色官袍的卢象升,面无表情的落座到主位上,那双冷峻双眸扫视堂内众人。
卢阎王之名,可不止遍传东南诸省,更传到其他地方了。
藩属朝鲜就是其一。
这也是为什么,卢象升在极短的时间,就能迅速掌控住朝鲜全局。
“今下藩属朝鲜的叛乱,镇压的如何了?”
卢象升没有过多废话,直接开启了这次的总督军政会议。
“回总督。”
时任朝鲜提督的孙应元,立时上前道:“截止到今下,京畿、江原、全罗几道叛乱,皆已悉数镇压下来,忠清、庆尚两道还有零星叛军余孽尚未清剿,最迟到六月底,便可悉数镇压。”
作为随卢象升一起调动来朝鲜的孙应元,其能作为驻朝提督一职,靠的就是以雷霆之势镇压朝鲜出现的叛乱。
而为了确保此事,能从快在朝鲜各地见到成效,卢象升将所节制的皇明宗军,调给孙应元来参与镇压平叛。
这次总督军政会议,皇明宗军的主要武将皆抵汉城,明眼人都能瞧出这场叛乱是怎样的态势了。
藩属朝鲜相较于从前有不小的改变,特别是底层群体凭借劳作变得富庶起来,这虽然让绝大多数群体对此很满意,但是与之相对的,还有少部分群体是不满的,甚至是排斥厌恶的,为此藩属朝鲜的内部也存在着暗潮汹涌。
毕竟现在的朝鲜,已经不是这些人印象中的朝鲜了。
最直观的例子,为了便于各地治理,朝鲜所辖诸道,不像过去那样分左右道,东西道,南北道,而是合并为某某道,至于大都护府、都护府之类的更是悉数裁撤掉,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朝鲜职官被削减很多,这有效减少了朝鲜王廷的部分开支,可如此一来的话,一些大族在朝鲜官场的权力却被削减走了。
这就引起了很多群体的不满。
对于这些不满,驻朝总督府的态度很明确,想做朝鲜的官可以,那就必须要有才能才行,不然免谈!!
“抓紧清剿!”
卢象升语气严肃道:“地方出现叛乱,对地方造成的影响很大,本督不希望因为一些魑魅魍魉,就导致地方出现动荡。”
“末将领命!!”
孙应元当即喝道。
“肃贪呢?”
卢象升向前探探身,继续道:“自本督赴任以来,朝鲜及驻朝两大体系,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
“触目惊心啊!!”
“陛下对于藩属极其看重,为此给藩属朝鲜提供不少金银,以此来支持藩属朝鲜的治理与发展,而朝鲜王更是对驻朝总督府极其信任,将一应事务都交给总督府来督办,可现在呢?却有一批奸佞败类在以权谋私,在徇私舞弊,在贪赃枉法!!”
讲到这里的时候,不少人都低下了头。
卢阎王就是卢阎王,从其赴任以来,就紧抓肃贪之事,这使得大批群体被抓,名下财产被悉数查抄。
像朝鲜提督孙应元负责的平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卢象升紧抓肃贪导致的,有一些群体在观望下,觉得卢象升为此会犯愁作难。
可结果呢?
他们都小觑卢象升了,也小觑随卢象升一起调来的文武。
“回总督,截止到今下,逮捕的官员有七百一十九人,吏员三千一百八十七人,与之相关的群体……”
在此等态势下,负责肃贪事宜的熊汝霖,站出来向卢象升汇报成果,而这叫听到情况的一众文武,无不是感到心惊。
这么多人被抓,在藩属朝鲜尚属首次啊!!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这一切全都在远在京城的大明天子掌控下,这是在很早前就明确的事宜。
藩属朝鲜发展到现在,是经历过一段野性时代的,这其中就有一大批群体,凭借着大明不断增强掌控的趋势,在藩属朝鲜可谓是大捞特捞。
对于这些,朱由校一直装作没有看见,他们所贪的一切,眼下全都被查抄了,而这部分钱粮,凡是在朝的全都集中到总督府了,而这部分将作为征战东倭的启动资金
没错,就是征倭!!!
这也是卢象升调任朝鲜的重要原因!!!
作为今后预定的大明内阁首辅,等到卢象升资历够了,阅历够了,年龄够了,想要坐稳内阁首辅一职,那不仅要在政务上出彩,在军事上同样要出彩,不然就他那卢阎王之名,如何能震慑住所有呢?
现在是阎王,今后就是铁面元辅了。
而除了卢象升以外,朱由校已经开始了培养人才,嗯,围绕卢象升组成的内阁,所培养的中枢、地方重臣人才班底。
熊汝霖就是其中之一。
在接下来的几任内阁首辅,朱由校都为他们配属了不同的人才,以此来叫内阁首辅,带领着对应的人才,来推动所处时期的各项改革。
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是需要有人来推动的。
没有人来推动,那改革就成了笑话。
为此大明的人才,特别是被朱由校看重的人才,这眼界与经历,就不能只局限于大明本土,更要对大明本土外有所了解,这样他们才能以更高的站位,在大明皇帝的指挥下,去做好他们该做的事情。
天启朝是有各种问题与危机,但与之相对的也有各种机遇与契机,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天启朝的人才太多了,多到朱由校都快安置不过来了,所以有些人就要到大明之外的藩属国去积攒资历与经验,以此为后续接替职官来夯筑根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驻朝总督府军政会议,明确了一项项事宜,参加会议的一众文武精力难免有些不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