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天启之战(4)(第3页)
毕竟时间太长了。
渐渐的堂外的天也黑了。
可卢象升压轴讲的话,却叫不少人兴奋起来。
“陛下与数日前,向本督颁布密旨。”
只是这一句话,就叫不少人精神大振。
谁都知道,远在京城的天子,对于卢象升是格外看重,不然在东南动荡持续下,在一次次谋改下,卢象升遭到了极大抨击与质疑下,天子不仅给卢象升敕了爵,还调卢象升来了朝鲜任职,更将建制增扩到八万的皇明宗军,也叫卢象升一起调来朝鲜了。
这份殊荣,在大明上下时极少见的。
但也因为皇明宗军的调来,使得朝鲜王室及王廷的压力增大很多,因为这部分军费开支,需要他们来承担。
当然了,这只是明面上的,具体解决这些压力的,还是归到了驻朝总督府,这也是为什么卢象升新上任没多久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反腐肃贪,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自我朝开创以来,就屡次遭遇东倭侵犯,为此我朝军民蒙受极大损失。”迎着一道道投来的注视,卢象升语气铿锵道。
“在过去,我朝本着大国之义,仅是击退了来犯的一众倭寇,但并没有对倭寇来源展开反制手段。”
“可近年来,东倭却屡屡与我朝作对,甚至拒绝与我朝展开通商,鉴于此,我朝将对东倭展开……”
讲到这里时,金冠、沈世魁、孙应元、刘宗敏、刘体仁、贺锦、田化龙、党守素、马世耀、孔有性、孔有德、尚学礼、尚可进、尚可喜、毛承禄、耿仲明、耿仲裕等一众将校,无不是呼吸急促起来。
终于!!
终于叫他们赶上了!!
而激动的不止是他们,还有一众皇明宗军将校,他们也同样很激动,一旦开启对东倭的征战,那他们就能在战场上立功了。
眼下在皇明宗军之中,可有几位是承袭郡王爵的,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靠的全都是先前在东南镇压奴变立下的功勋,不然就他们的偏远分支,根本就没有可能承袭这等爵位。
哪怕他们承袭的爵位,只他们这一世,但是这也不一样啊,听到这话的他们,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凭借东倭一战,把一世承袭变成两世,甚至三世,四世!!
今下的宗爵改制,已经在大明推动的差不多了。
朱由校想达到的目的基本促成了。
八万建制的皇明宗军,几乎囊括了大明底层宗室最能打的群体,尽管在这场改制之下,不少人失去了最低的奉国中尉宗爵,但是面对一批批群体,凭借着战功得以承袭各级宗爵,甚至是拿到对应宗爵的宗禄,这使得那些失去的宗爵的群体,一个个都希望能通过打仗,通过立功来获取爵位!!
大明宗藩宗室群体,已经没有奉国中尉兜底一说了,在一次次降等下,如果到了奉国中尉这一级,此后三世还没有立下功
勋的话,那他们的身份,将会从宗人府剔除出去,从此成为普通群体。
这是朱由校对大明宗藩宗室的态度。
这样的改革,如果说是放在过去,肯定会吵翻天的,特别是底层宗室,毕竟这样搞的话,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是在朱由校的把控下,因为中枢给底层宗室铺设了晋升之路,要么去皇明宗军,要么去皇明宗学,但凡是有本事的,那就不至于说什么都没有,作为关键的一点,是立下功勋战绩了,大明皇帝是真的厚赏,在此等大背景下,使得牵扯到宗藩宗室的改革,相对容易得就推行开了。
毕竟人都是向上看的。
中枢层面,有朱由检、朱由栋这批王大臣掌握实权,地方层面,有一批宗室大臣在发挥作用,海外,有朱聿键等一批王大臣驻藩,他们可都得到了对应的地位与身份,这如何能不叫人仰慕啊。
至于被安置在京城王宅的那批宗藩群体却被人忽略了。
因为底层宗室,没有这样的资本。
在朱由校的有意推动下,本死气沉沉的宗藩宗室群体,就这样被调动起来了,继而参与进大明的整改下。
也恰恰是这样,使得朱由校掌控的皇权是愈发强盛!!
“现在!”
讲到这里时,卢象升缓缓站起身来,而堂内站着的一众文武,无不是神情激动的看向了卢象升。
“本督宣读陛下旨意!!”
哗~
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驻藩文官作揖行礼,驻藩武将挺胸行礼,迎着一道道注视,卢象升语气铿锵道:“着驻藩总督府会同驻藩陆、海、皇明宗军等有司,另大明皇家海军在北三大舰队,抽调征东联合舰队,一并归属卢象升调遣!”
仅是听到这里,在场一众文武,那情绪就没有不激动的,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啊,这是要把东倭给彻底征服啊!!
但这还不算完呢。
“另辽东、黑龙江、吉林三地将抽调军队,组建征东联合军,由刘兴祚出任总兵官,归朝鲜总督卢象升节制!!”
此言一出时,急促的呼吸声出现了。
‘陛下,这一战,大明必胜!!’
而宣读完旨意的卢象升,看着眼前的一众文武,垂着的手紧攥起来,他的眼神是无比的坚定。
对于卢象升而言,他知道这一战不可避免,因为大明有很多事情,特别是一些矛盾,是需要通过一场对外战争来转移与解决的。
在东南诸省的那段特殊经历,使得卢象升对于战争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他在这过程中,看到了太多了,经历了太多,也是在那个时候,卢象升才真正明白自家天子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国虽大忘战必危,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了,有些事情如果靠治理无法解决,那就必须要通过战争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