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没饭吃了(第3页)

 可要是这漕运一中断,那就跟快递罢工似的,麻烦大了去了。物价嗖嗖往上涨,跟坐火箭似的,老百姓的日子那叫一个难过。再严重点,社会都得乱套,跟炸了锅似的。所以啊,这漕运啊,简直就是清代朝廷的“命脉”,得好好护着,可不能让它出啥岔子!

 道光皇帝一看这漕运断了,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立马召见军机大臣们开大会。曹振镛、长龄、文孚、蒋攸铦、穆彰阿这些个大佬们都来了,一个个眉头紧锁,跟开了愁眉苦脸大会似的。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大家伙儿决定派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的文孚老兄去现场摆平这事儿。文孚老兄呢,也是二话不说,接过任务就奔淮安去了,那速度跟快递小哥送外卖似的。

 二十天后,文孚老兄从淮安发回了“现场直播”的调查报告。追责、赈济灾民

这些事儿咱就不说了,关键是这疏通漕运的大事儿。文孚老兄提出了个“借黄济运”的妙招,说白了就是借黄河的水来救运河的急。

 道光皇帝一看这方案,眼睛一亮,心想:“这主意不错啊,文孚老兄真是个人才!”也没多想,大笔一挥,批复同意了。可没想到啊,这方案实施起来,那叫一个尴尬。

 文孚老兄在淮安干了一个月,愣是没干出啥名堂来。为啥呢?因为这时候是冬季,黄河水跟挤牙膏似的,挤都挤不出来多少。借黄河水补运河,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反而还把黄河的泥沙给带进来了,把运河给淤得跟泥潭似的。

 文孚老兄一看这架势,心里头那个苦啊,跟吃了黄连似的。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上折子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