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评价(第2页)

 咸丰帝一“领盒饭”(就是驾崩的意思),那八位顾命大臣,以肃顺为首,就开始跟慈禧、慈安两位太后“不对付”了。他们仗着自己手中有权有势,就想把慈禧、慈安两位太后踩在脚下,自己独揽大权。慈禧太后呢,那可不是吃素的,权力欲望那是杠杠的,一看这架势,立马联手恭亲王奕?,发动了一场“辛酉政变”。这场政变啊,就像是一场宫廷里的风暴,把八大臣刮得是个干干净净,一个都不剩。

 政变之后,慈禧和慈安就一起垂帘听政了,还定了个年号叫“同治”。这年号啊,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皇帝和太后一起治理国家,就像是搭档一样,共同掌权;另一层呢,是希望这治理能跟顺治帝那时候一样好,算是有个好榜样吧。毕竟顺治帝在位的时候,那可是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一片繁荣景象。

 6岁的小载淳也开始上学了,慈禧太后那期望值是高得不得了,恨不得把他培养成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她专门挑了些当时有名的学者,比如祁寯藻、翁心存、倭仁、李鸿藻这些“大咖”,来教载淳读书。这阵容啊,简直是“豪华教师团”,比咱们现在的清华北大的教授团还牛气。看来慈禧太后是想把小载淳培养成“学霸”级别的皇帝呢,希望他将来能文能武,智勇双全。

 慈禧

太后为了把小载淳打造成一代英主,那可是下了血本啊!不仅请来了学问深厚的学者给他当“私人教师”,还特地请了皇族里辈分尊贵的绵愉叔叔来照顾他,就像是给他配了个“生活导师”。恭亲王奕?呢,就负责在一旁“敲边鼓”,督促他好好学习,就像是他的“学习监督员”。

 小皇帝这学习待遇啊,简直是“vip中的vip”!慈禧还给他找了几个伴读,每天的学习内容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比咱们现在的课表还详细呢。早晨起来先读什么书,上午学什么课,下午又练什么字,晚上还得复习功课,那时间安排得是密密麻麻,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清代皇子的教育啊,那可是有严格规定的。乾隆爷就说了,皇子6岁就得开始读书,汉文、满文都得学,骑射也不能落下。这可是清朝的祖制,谁也不能违反。小载淳呢,当然也得遵守这个规定。他除了必学的四书五经之外,还得跟着谙达学骑射。那谙达啊,可是皇宫里的骑射高手,教起小皇子来那是一点也不含糊。小载淳学到一定程度呢,还得去参加皇家定期的围猎活动,时不时还得来个随机的较射比赛。这日子啊,过得可真是“充实”得不得了!

 小皇子载淳啊,每天凌晨5点就得从被窝里爬起来读书,那可比咱们现在的早起困难户还要早得多呢。咱们现在早上7点起床都觉得困得要命,更别说5点了。小载淳呢,却得睁着朦胧的睡眼,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他一直学到下午3点才能放学,那可真是比咱们现在的上班族还要辛苦呢。一年到头啊,就元日、端午、中秋、皇帝万寿还有他自己生日那几天能喘口气,其余时间啊,那都是“学习使我快乐”的模式,想偷懒都不行。

 就连除夕晚上啊,大家都在看春晚、放鞭炮的时候,小载淳也得学习。只不过呢,比平时早放那么一会儿学,算是“特殊福利”了。这学习过程啊,简直是“苦不堪言”!小载淳心里头那个苦啊,就像是吃了黄连一样,有苦说不出。

 慈禧太后这安排啊,那是缜密得不得了,期许也深厚得跟山一样。她希望小载淳将来能成为一代明君,把大清治理得繁荣昌盛。可咱们的小载淳呢,李鸿藻评价他说:“这娃啊,资质平平,还不爱下功夫学习。”看来啊,小载淳对这“皇家学霸”的路线啊,是不太感冒。他心里头可能想的是:“我宁可去踢球、掼交(就是摔跤的意思),也不想整天闷在书房里读书。”

 李鸿藻和翁心存这两位“皇家辅导员”啊,那可是没少为载淳操心。他们天天盯着他学习,结果呢,载淳不但不领情,反而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厌烦综合症”。他心里头就想着冶游(就是出去游玩)、踢球、掼交这些好玩的事儿。小皇帝还特爱指挥身边的太监排演掼交呢,那演得是有模有样。结果一不小心啊,还闹出了人命。有个小太监被他不小心摔伤了,最后竟然死了。这可真是“娱乐至死”的节奏啊!慈禧太后知道了这事儿啊,那是气得不得了,把小载淳狠狠地训斥了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