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晨光漫过人间时(第2页)
一晃十五年,他眼角的细纹深了,背也不像从前那样挺得笔直,可路过早点摊时,还是会记得她爱吃什么。
“发什么呆呢?”杨震把一碗豆腐脑递过来,白瓷碗上还带着热乎气,氤氲的白气一下子糊了季洁的镜片。“再愣神,辣椒油都沉底了。”
季洁赶紧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重新戴上时,正看见碗里嫩白的豆腐脑上卧着红亮的辣椒油,翠绿的香菜碎撒在上面,像幅热闹的画。她用勺子轻轻搅了搅,香气顺着鼻腔往肺里钻,暖烘烘的。“就是觉得,现在这样挺好。”她舀了一勺送进嘴里,豆腐脑滑溜溜地从喉咙溜下去,暖意从胃里慢慢散开,熨帖得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抱住了。
杨震正咬着糖油饼,酥脆的外皮掉了些碎屑在深色的衣襟上,他也不在意,含糊不清地说:“等这阵忙完,申请休年假。”他抬眼看向远处,公园门口的空地上,几个老人正慢悠悠地打太极,招式舒展得像流云,“带四个老人去海边,妈不是总说想看日出吗?你顺便教教她用智能手机拍照,省得她总抱怨不会发朋友圈。”
季洁眼睛亮了亮,像落了点星光。“好啊。”她又舀了一勺豆腐脑,忽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本子——那是她记琐事的,封面都磨得起了毛边。“对了,下周得给阳台的绿萝换盆,上次买的营养土还在储藏室搁着,再晚了根该憋坏了。”
“记着呢。”杨震点头,伸手把自己碗里的香菜全夹到她碗里。他向来不爱吃香菜,觉得那股味儿冲,季洁却偏偏喜欢,说香菜是"人间清醒草",搁什么里都提味。这个习惯,他们保持了十几年,从最初在食堂分菜,到后来在家里做饭,从没变过。
吃完早点,两人往早市深处走。路两旁的摊子挨得紧紧的,卖菜的老太太把小油菜码得整整齐齐,沾着的露水在晨光里闪,像撒了把碎钻;卖水果的小贩扯开嗓子喊:“刚摘的草莓,甜掉牙喽!”;还有卖活鱼的,大盆里的鲫鱼扑腾着,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摊前的水泥地。
季洁在蔬菜摊前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小油菜的叶子,冰凉的露水沾在指腹上,舒服得让她眯起了眼。“就这个吧,看着水灵。”她拿起一棵,翻过来看看菜根,又闻了闻,“妈就爱吃这种带点土腥味的,说比超市里的新鲜。”
杨震站在她身后,看着她认真比对菜叶新鲜度的样子,忽然觉得,比在审讯室里盯着嫌疑人的眼睛看要顺眼得多。审讯室里的空气总是紧绷的,每个人的话都像裹着刺,而此刻季洁的侧脸被晨光照着,连绒毛都看得清,柔和得像幅水墨画。
“够了够了,买多了该放坏了。”季洁站起身,手里拎着一小袋油菜,又走到番茄摊前,拿起一个掂量着,“再买点番茄,晚上做番茄鸡蛋面,你不是爱吃溏心蛋吗?我多煮两个。”
“行。”杨震接过袋子,很自然地挎在胳膊上。他的胳膊上已经挂了好几个袋子,有豆腐脑的空碗,有刚买的油菜,还有季洁顺手拿的一小把香菜。两人并肩往回走,脚步慢悠悠的,偶尔聊两句队里的事——说李少成查监控时总打瞌睡,说何燕华最近迷上了养多肉,更多时候是听着周围的叫卖声,谁也不说话,却觉得踏实。
路过小区门口的花店时,季洁忽然停下了脚步。玻璃窗擦得锃亮,里面的向日葵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盘沉甸甸的,都朝着太阳的方向,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买两朵吧。”她推门进去,风铃叮铃响了一声,店主是个年轻姑娘,笑着问:“姐要几朵?这向日葵刚到的,新鲜着呢。”
“就要那两支开得最艳的。”季洁指着最靠窗边的两支,花盘比她的巴掌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