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清源重逢,统筹调整(第3页)

 

当时,巨熊帮才遭受了沉重打击。

 

因为夜袭来得太突然,也过于猛烈,从开始到结束又过快。

 

在战斗期间,所有人都只想着一心应敌,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等到战斗结束之后,来犯之敌尽被歼灭,面对惨痛的损失,以及险死还生的经历,大家才后知后觉的后怕起来。

 

接过,方锦堂这位副帮主都不等众人缓过气来,立刻就宣布阖帮上下中心转移,“洙水古河道”疏浚工程正式启动。

 

而第一步就是将在三通集附近荒野中驻扎、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的五坊营地中的“工人”们组织北上。

 

若非有洪铨这些“实权派”的坚决支持,这个命令几乎推动不下去。

 

耿煊虽然没有亲见,但大约也能想见方锦堂当时是顶着多么巨大的压力推进此事。

 

此刻,当耿煊问出这话,许多巨熊帮高层都已经开始背心渗汗。

 

方锦堂却并没有如他们猜想的那般,趁着这个时机“进谗言”,对当时给他施压,公然反对之人上眼药,只一个轻描淡写的“还好”便将此事抹了过去。

 

耿煊见状,轻轻点头,也没就此多说什么,又将身后的郭子安请了出来。

 

对罗青道:

 

“这是我给你们找来的项目总工,技术专家。

 

对于疏浚洙水古河道这一工程,他有一些全新的思路。

 

……嗯,以后凡是技术方面的问题,都听他的。

 

即便你们觉得牵扯太大,不敢擅做决定,也可以来问我,不要直接反对。

 

以后你们要多多亲近。”

 

郭子安比瞿庆丰主动得多,在罗青对他露出个友好的、仪式性的笑容的时候,他就直接开口道:

 

“来的路上,我听苏帮主说过一些你们的情况。

 

按理说,从五坊营地到这里也不是太远。

 

从昨天上午方副帮主正式下令到现在,两天时间,你们怎么才走这么点距离”

 

听他这般毫不客气的问话,罗青有些错愕的看着他。

 

从五坊营地到此处,距离有一百二三十里。

 

而且,从方锦堂下令到正式行动,怎么也要有个准备和梳理的时间。

 

现在能在此处扎营夜宿,在罗青看来,这效率已经非常不错了!

 

罗青心中这般想着,看见耿煊在一旁并不说话,只是笑吟吟的看着。

 

他便解释道:

 

“因为是第一批动身北上,不仅聚集了各坊善于水渠、鱼塘修筑,以及大规模用工调度的老师傅。

 

另还有九千名壮男坊民,以及一千名有着粗浅炼皮修为的坊民沿途护送。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我们还另安排了五百名帮众,包括两百骑玄幽铁骑沿途护送。

 

此外还有这万余人至少一月之需的粮食、马料、以及其他各类必须的生活物资,还有铁锅、床被、帐篷等物。

 

还有五千把铁锹,一万把铁锄,两千柄铁锤,两万根铁钎,以及一千辆以铁筋为框,木质为材,等到现场拼接安装的推车……

 

各类必须携带的器具,数量着实不少,马车都装了几百辆。”

 

不仅人多,携带的东西也多。

 

而且,全都是必需品,没有一样东西是多余的。

 

每一样物资,每一件工具,都是反复讨论后确认的,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罗青觉得能保持单日全速前行七八十里,已经是非常高效了。

 

即便是“苏瑞良”当面,他也能理直气壮的说,做到这一切,他已经尽了全力。

 

但在听了他的理由后,郭子安直接摇头道:

 

“太臃肿了……不行,不行,这速度太慢了!

 

按照现在的速度,等你们赶到现场之时,岂不得十几天之后”

 

从清源集北上洙水古河道疏浚处,可还有九百多里将近一千里的路程!

 

而且,越往北,越接近岑岭,道路便越难行,荒野的起伏越大,丘陵,乱石……

 

速度只会比现在更慢!

 

在罗青错愕之际,郭子安已经看向耿煊,道:

 

“苏帮主,现在这样的安排,绝对不行。

 

便是按照您说的统筹安排,现在这样的做法,也太低效了。

 

调整,必须立刻进行调整!”

 

今日,在西返途中,利用几次中途休整的间隙,耿煊对擅长古典数学的郭子安介绍了一下统筹学的基本原理。

 

因为耿煊自己也了解不多,便用烧水冲茶举例。

 

将水壶放在炉子上,在等水沸腾的时候,冲洗茶杯,准备茶叶,等水沸腾,其他准备工作也全部做好,只需提壶冲泡即可。

 

这就是最简单的统筹学,只要一个智力正常的人类,都能在实践中正确的应用出来。

 

可若涉及到数十万人,细化后多达数十万、甚至数百万的具体“任务”时。

 

如何将涉及的人员以及物资进行最合理的调配,对每一项任务的先后进行最优化的设计安排,达到最完美的衔接。

 

用最少的人,最少的物资,最短的时间,将工程最好的实现,其难度比之烧水泡茶,难了何止万倍

 

如何最好的做成这些,耿煊表示,他也无能为力。

 

他要做的,只是通过烧水泡茶这个简单的事例,给郭子安以点拨启发,让他自己去领悟琢磨其背后那复杂的,足够他钻研一辈子的深奥学问。

 

耿煊现在都记得,当时郭子安在听他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的那一刻,那种震惊、复杂、瞠目结舌的神情。

 

对此,耿煊表示很能理解。

 

毕竟,谁没有过只弯腰捡个笔,黑板上的数学就忽然从小菜一碟变成天书的经历呢

 

此刻,听郭子安将罗青介绍的情况与“烧水泡茶”联系在一起,耿煊也忍不住来了兴趣,问:

 

“那你觉得,应该如何调整呢”

 

郭子安想了想,道:

 

“第一批人,根本不需要这么多。

 

过于臃肿的队伍,不仅会严重拖累赶路的速度。

 

一次去这么多人,也没有任何意义。

 

一次去上万人,真能立刻就让他们全部投入劳动吗”

 

说到这里,郭子安直接摇头道:“根本不可能!”

 

“首先是勘察,不现场勘察清楚,定出确切完善的施工方案,怎么动工”

 

“还有这么多人的住宿,以及生活区安置在哪里,也必须实地勘察之后才能确定。

 

而这也是必须在大部队抵达前就率先完成的工程,不然,总不能让一万多人天天搭帐篷吧

 

这还是现在,以后来人还会越来越多。

 

没有一个合适的,能让人很好休息吃喝地方,根本不可能长时间、高强度的劳作。

 

还有在确定了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地点后,要提前规划好出土弃土的便道。

 

不然,真等上万人抵达现场,连足够的工作面都展不开。”

 

说到这里,郭子安道:“大部队可以在后面以稍慢的速度北上,但先行队伍,却必须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动身北上。”

 

说到这里,郭子安看向耿煊,建议道:

 

“这次咱们带回百匹玄幽马,清源集不还有四五百匹玄幽马吗

 

我觉得可以征用这些玄幽马,现在就先安排数百人立刻北上,工具、粮食也都只需少少的带一些,满足他们这些人这几日所需即可。

 

等到了地方之后,立刻将前期筹备工作做起来。

 

包括现场勘察,住宿生活区的选择,便道的规划等等……我也和他们一起。”

 

郭子安如此“大言不惭”,视众人如无物的侃侃而谈,许多巨熊帮高层都有种被冒犯的感觉,忍不住心中皱眉。

 

耿煊却很有耐心的听完,然后看向罗青,问:“你觉得他的建议如何”

 

“啊”

 

对于郭子安一来就“夺权”的行为,罗青心中,同样有些不快。

 

可他更知道“苏瑞良”的性情,只稍稍愣神了一下,他便忙不迭点头道:

 

“我觉得郭兄的建议很不错,让我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不过,我就一个顾虑,将这么多玄幽马征用来做这事,会不会有别的问题”

 

耿煊摇头道:“这个不需要担心,有我在,什么问题都不会有。”

 

“……”罗青内心,有种小甜甜变牛夫人的微酸感,但还是赶紧表态道:

 

“那我没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