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护河留书,恐怖支出(第3页)

 

那样的效率,简直不敢想象。

 

面对众人期盼的目光,耿煊并没有立刻予以回应,而是道:“等你们将现在可用人力全都充分调用起来以后再考虑这个也不迟。”

 

现在,五坊营地加周边里坊和集市,至少十几二十万劳动力,修行者比例还非常高。

 

这已经足够工程全面铺开了。

 

而且,所有人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过程中,大家也都在快速的适应,迭代,成长。

 

真的一下子将太多人手堆到他们手中,反而会让他们无所适从。

 

见他这般说,众人不觉失望,反而轻松了许多。

 

耿煊没再聊与工程相关的话题,看向方锦堂,道:

 

“你的建议,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还有别的建议吗”

 

方锦堂苦笑道:“帮主,新成立一个项目部,这可不是我的建议,我都没过,这次过来会给自己揽这么大的一个活。”

 

耿煊恍然:“你这次过来,还真的另有其事”

 

“嗯。”

 

“什么事必须你亲自跑一趟”耿煊好奇。

 

方锦堂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帐中其他人。

 

罗青见状,冲耿煊拱手道:“帮主,有关‘护河项目部’的事,您可还有更多的话要交代”

 

耿煊摇头道:“没有了。

 

我还是那句话,各个项目部,还有其他部门,全都是一体的,全都是为工程最终能顺利完工为目的。

 

无论是人,财,物的调用,其他人也就罢了,你们务必要有站在全局的眼光。”

 

“是。”众人纷纷应了一声。

 

见他再没有更多话说,便都告辞退出了营帐。

 

帐中再次只剩方锦堂与耿煊二人。

 

方锦堂伸手入袖,将一张纸皱巴巴的纸取出,递到耿煊面前。

 

“帮主您看看。”

 

“这是什么”

 

耿煊疑惑的接过纸张,将其展开之后,愣住了。

 

……

 

【十二月应发基本月例:

 

银:18万5530两,补血丸:1万8553颗。

 

注:因新纳2007名正式帮众,重新统计后,银增5万2650两,补血丸5265颗。

 

合计:银23万8180两,补血丸2万3818颗】

 

……

 

【清源集大战结束,452名正式帮众,阵亡139人。

 

应发抚恤:

 

银7万2360两,补血丸7236颗。

 

无忧宫夜袭,阵亡帮众1145人。

 

应发抚恤:

 

银49万8840两,补血丸4万9884颗。

 

合计:银57万1200两,补血丸5万7120颗。】

 

……

 

【综合基本月例与抚恤,合计支出:

 

银80万9380两,补血丸8万938颗。】

 

……

 

纸张上的内容,很简单。

 

不过就是几个简单的数据统计罢了。

 

也没有任何难懂的地方。

 

可耿煊只大概扫了一眼,就控制不住眼皮狂跳。

 

心道,好家伙!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他原本还以为自己家底丰厚,手中银子多得没处。

 

可他的眼睛只在这张皱巴巴的纸上扫了一眼,这个念头便立刻烟消云散!

 

他猛地抬头看向方锦堂,见他一脸的严肃。

 

又低头更仔细的看了一阵,再次抬头,看向神色依旧严肃的方锦堂,问:“这统计没出错吧”

 

方锦堂无语道:“帮主您觉得呢”

 

“……”耿煊砸吧了一下嘴,放弃了幻想。

 

方锦堂却继续道:

 

“事实上,实际支出,只会比这更多。

 

因为我只统计了基础月例,而按照帮主您亲自定下的规矩,在基础月例之上,有部分人还有职级和贡献章带来的加成。”

 

“这个人数都不是太多。”耿煊赶紧道。

 

方锦堂道:“是不多,所以我才没有单独统计。

 

可这也意味着,实际发放出去的月例与抚恤,比您看到的这个只多不少!”

 

耿煊无奈点头,认可了方锦堂的话。

 

他的眼睛,忍不住又在手中纸上扫了一眼,问:“那你这次过来,是因为银子和补血丸的数量不够吗”

 

方锦堂瞪眼看着他,气势勃发,道:

 

“这是够不够的问题吗这根本就不合理!”

 

“一个月单月例就是二十多万两,补血丸两万多颗,一年是多少

 

十年呢

 

这还是现在,将来您难道就不增加人手了吗

 

以现在这发放标准,您手里便是有银千万两,都填不满这无底的窟窿!”

 

“抚恤同样离谱,在本来就很夸张的月例基础上,直接来个十二倍。

 

我一看这抚恤数额,头皮都麻了!

 

好家伙,以现在这规矩,咱们这巨熊帮根本就死不起一个人。

 

死一个就亏一个!

 

死十个就是血亏!

 

一次死上千个,库房直接给砸穿了!”

 

在方锦堂说抚恤的时候,耿煊忍不住小小插了一句,“不是有两个选择吗”

 

按照抚恤规则,要么从阵亡者家属或者其他亲近之人选一位直接成为正式帮众,然后才是按照阵亡者身前标准,一次发放一年的月例。

 

听他这话,方锦堂看着他,问:“帮主您真觉得,在不做任何强迫的情况下,真有人放着大把抚恤不要,一定要进这死亡率如此之高,有今天没明天的巨熊帮”

 

“……”

 

这话从巨熊帮的副帮主口中说出来,让耿煊整个正帮主无言以对。

 

换了他,也一定会选择领了抚恤直接闪人。

 

便是真有人脑回路奇特,那也必然是少数。

 

嗯,极少数。

 

方锦堂继续道:

 

“您别把眼睛只盯着银子,真正的大头其实是补血丸。

 

我们手中,现在是肯定拿不出八万多颗补血丸的,便是将您在盆地中得到的那几万颗算进去,同样填不满这窟窿。

 

按照元州现在的市价,要从外面购买,您知道要掏多少银子吗”

 

“二百四十万两。”耿煊低声道。

 

方锦堂摇头道:“那还要有人肯卖……可现在,您觉得有吗”

 

耿煊摇头。

 

今年,元州的粮食,药物,修炼资源都被董观“洗劫”了一遍。

 

那些与他合作的帮凶,元州的顶级势力,自家手里囤积的粮食和相应资源倒是不缺。

 

可除了他们,这几样物资,在元州哪哪都缺。

 

而现在,别指望那些顶级势力会将自家手里的相应资源放出来。

 

一时间,耿煊也不知道该从哪里去找补这批资源。

 

心中甚至忍不住想,“这才是‘购买’数十万红运得来的代价吧!”

 

红运收获,最多的一次,就是他应唐彩珠邀请,扔下清源集,远赴元京那一次。

 

只一个晚上,红运收益就超过四十万。

 

可也是在那个晚上,巨熊帮阵亡了1145人。

 

而只这批人的阵亡抚恤,就超过总支出的六成。

 

白银将近五十万,补血丸将近五万颗。

 

他心中忍不住反思:“这是个教训,正式帮众的数量,不能随便增加,以后要悠着点,倒是临时帮众,可以多弄一些。”

 

正式帮众,与他的绑定关系更牢靠,他们受他的约束也更大。

 

可相应的,他也要给他们发“工资”。

 

这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此世所有修炼者都认可的规矩。

 

不然,人家凭什么事事以你为主,就因为脸大吗

 

与之相比,临时帮众的约束性虽然几近于无,但他也不必给他们发“工资”。

 

而对耿煊来说,临时帮众就已经满足了他的“刚需”,正式帮众多点少点,反而不是那么紧要。

 

心中这般反思了一番的耿煊,还是忍不住有些不可思议的感慨道:

 

“感觉还是太夸张了些……你说元州那么多顶级势力,他们是怎么养活那么多下属的”

 

方锦堂看着耿煊,沉声道:

 

“帮主您误会了。

 

这事,只在咱们巨熊帮,才这么离谱!

 

元州其他顶级势力,谁的压力有咱们这么大

 

所有势力,真正的嫡系人马,本来都不算多!

 

一般的,有个几百人就很不错了。

 

那些顶级的,需要他们定期发月例养着的,最多也就三五千,不可能再多!”

 

耿煊点头。

 

他也回味了过来。

 

元州那些顶级势力,人员构成并非金字塔,而是纺锤形,低修为者的数量非常少。

 

一个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控制需要直接输血养活的嫡系人马数量么。

 

“便是董观,麾下玄幽铁骑的数量,不下十万,控驭玄幽二州数千里疆域。

 

真正让他每个月出血养活的人员数量,也不可能超过一万人!”

 

耿煊下意识的想说,这不可能。

 

不过,想到扎络讲的“故事”中,给玄幽二州沙民最大苦难的一个源头,就是大量玄幽铁骑平日里分散驻扎在玄幽二州各地,且经常对周边沙民进行严酷到极点的盘剥。

 

根本原因,并非所有玄幽铁骑都坏到骨子里,而是“吃不饱”。

 

那些玄幽铁骑驻扎之地附近的沙民,其实就是他们的采邑,是董观明明白白送给他们的加血包。

 

也是董观降低直接管理压力的有效手段。

 

这与方锦堂此刻所说,不就恰好互相印证么!

 

扎络本身,从不思考这些。

 

他只是给耿煊讲述一个又一个“故事”,耿煊本人也没来得及从中窥破这一点。

 

直到方锦堂此刻点破,他才恍然醒悟,心中却是越发的沉默。

 

说到这里,方锦堂的话却还没有停,继续道:

 

“帮主您没意识到要直接养活这么多人的压力有多大,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却是您当初与罗青他们商定的月例与抚恤规则,相较其他势力,太过优厚。”

 

“优厚到离谱的地步!”方锦堂最后忍不住再次以更重的语气强调了一遍,以表示这真的非常离谱。

 

耿煊低声道:

 

“我当时是觉得,巨熊帮对帮众的约束更多。

 

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总要从其他地方给些找补,让他们的总收益不至于比其他人低。

 

至于抚恤定这个优厚……这个确实有些考虑欠妥。”

 

这一点,耿煊承认,确实是他疏忽了。

 

其他人或许想不到巨熊帮将来要死很多人,难道他还不知道吗

 

说到最后,耿煊声音越来越低,像是犯错的孩子。

 

最后,他问:“那你有什么意见”

 

“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