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火焰地狱

 抓走耶律大石向辽国索要赎金实际上是梁山的最优解法。

 但绝不是张叔夜的最优解。

 况且人这种生物有时候是真控制不住。

 李吉与耶律大石一场斗战,是真被打出火气,对方的后手,换成一个三境武夫,不死也残。

 是以,打到最后时刻,下手难免也就没个轻重。

 第二就是张叔夜出手实则狠辣无情,一照面就诛杀掉耶律大石的儿子,直接断绝了梁山与辽国媾和的可能。

 某方面来讲。

 这位张相公做起事来是果断至极的。

 另外,李吉倒是也不止一次思忖过一个问题,那就是联辽斗金。

 但这无异与张叔夜的战略目标完全相反,且绝对难以实现。

 金国锋锐无双,但始终是辽国势大。

 要说联辽来对抗金国的话。

 在宋廷方面等若天方夜谭。

 联合有血仇的强者,跑去对抗一个刚刚兴起才站稳跟脚的国家?

 若非是护步达岗女真人的立国一战,完颜阿骨打以两万兵马大败辽国七十万雄兵。

 血流成河,尸骨成林。

 打出金国的威风,不然,所谓金国在宋廷一些大臣的眼中怕不只是一个大一些的部落。

 甚至是金国都不见得能够得到宋廷承认。

 金军没有兵临开封城下。

 远在千里的宋廷是不可能知道狮子的爪牙。

 李吉梁山方面之所以能够一路招兵买马,完全靠张叔夜故意放水。

 张叔夜一直主张联金灭辽。

 这种时候李吉要是生出其他心思,反倒会让两人的关系产生隔阂,完全不利于梁山的发展。

 辽国如今颓势已显是不作假,可要真是宋国与辽合作彻底绞杀掉金国。

 并且让辽国再次经历一场战火,解决掉南北对立的内部矛盾,那么,以辽国的体量,未来中兴,甚至吞宋也不是没可能。

 趁机灭辽,宋廷吸收养分才是朝中大臣认为的最优解。

 李吉若非知道一些历史,不然也绝对想象不到未来会有一天金军兵临开封城下。宋廷若非以文治武,早就打入黄龙府了。宋廷孱弱外表下,骨子里却又有着极为强大的战争潜力,不然,后世的南宋以偏隅一方的格局,甚至有望北伐,且一度抗击元朝几十年,要知那个时期的元朝,几乎就是整个世界。

 ……

 高高的城墙上头,抱着胳膊的阮小七远远瞧着大地上如龙滚起的烟尘。

 大批的战马,兵器,盔甲,黄金白银被轮车运往码头,装载上船。

 耶律大石一败涂地。

 如今自然是李吉等人开始收割战争果实。

 城中的辽国部队不是没有能力组织起第二次反抗。

 但是耶律大石断臂之时,仰天泣血的一幕。

 也等若是在不少契丹人的心里打下李吉是不可战胜的烙印。

 这也导致,曾经凶悍十足,戾气十足的契丹兵被人数不足其十分之一的宋廷军队给劫掠城池。

 “快装船,动作要快。”

 张应雷,李宗汤几个则是在下方指挥着。

 奔雷卫们把从城池各方收刮而来的物资分门别类,一箱一箱的搬上甲板。

 每一个军士的盔甲中可谓是都塞得盆满钵满。

 当然此行张叔夜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基本上打击掉济州城中的有生力量。

 而且李吉与奔雷卫有了如今的一场合作,往后只要李吉愿意,兵出梁山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济州城池给占据下来。

 哪怕是朝廷把张叔夜调走,济州城也是李吉囊中之物。

 “天王,东西都装好了。”

 打着赤脊的阮小五一声虎吼喊话道。

 “行,那招呼兄弟们上船,我们是时候起航了。”

 李吉吩咐道,招呼着一众手下上船。

 张叔夜回头深深望了一眼夕阳下余火未尽的城池,心中却无太多劫掠的喜悦。

 政和年间,梁山巨寇跨海击辽,入侵辽国,破辽国重镇,大肆劫掠。

 由蓟州登岸一路直抵析津府,盘旋少顷而走。

 震动朝野!

 天下闻名!

 史官在记下这一笔之后,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吃多了菌子,每一个字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却是让人无比陌生。

 ……

 宣德楼向南到里城的朱雀门,有一座两百步的宫廷广场。

 中央官署分列两旁,街道笔直而壮美。

 这条街道又被叫做御街。

 入宣德楼正门则是皇宫内的最大建筑,足以容纳上万的右文殿。

 官家赵佶高坐于台阶之上,臣子们分列两侧。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落在厚实的地毯上形成金色光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