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十字路镇(第3页)

 这点就超出夏染的预料了,她一直以为靠海边的人都不缺水呢。

 夏染找好落脚的地方,给自己买了两身应景的衣服,就跟街溜子似的乱窜,到处打听消息。

 这边早已经春暖花开了,光看外面的景色根本看不出这是初春的样子。

 打听的多了才知道,原来黄花梨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是做药用的。

 药厂把黄花梨碎成粉末,从里面提炼精油做药引用。

 那时候的价格也就8分1毛每斤,就这人家还挑挑拣拣的,更喜欢那种带秃噜头易出油的小料。

 当然,还有一部分被碾成粉末当香料出口换外汇了。

 “八五年那会儿,我记得是5毛一斤的价,现在都1块多钱一斤了,涨了一倍多呢,”一大哥感叹道。

 旁边的一人接话道:“谁说不是呢,之前是最便宜的料子,还没柳木贵呢,谁家里没个几件,好多都被日常给烧掉了。”

 夏染有点没听懂,让人家详细的解释了后才知道。

 在当地黄花梨木被他们用来做工具,农具,家具,小孩的玩具和各种简单的工艺品等等。

 在这里,它是最普通最普通的一种木材。

 好多穷人家买不起贵的木料,就用它来盖房子。

 因为它料小,纹理多,颜色不够统一,所以多少有点钱的人家看不上用这个。

 有钱人家一般都是用菠萝格,它的料大,颜色统一,看上去更美观更上档次一些。

 甚至还有人用来它烧火煮饭,就因为黄花梨火旺耐烧。

 听到最后,夏染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最后逛了几家现有的木材的铺子,听人家讲了讲真的海南黄花梨长什么样。

 无非是从纹理,颜色,手感,气味,火烧,听声音几个方向入手。

 夏染认真的现学了些知识后,自认为已经掌握了基本诀窍就打算开始收货。

 她来的这个时机刚刚好。

 黄花梨后来之所以猛长起来,还是被一位文物鉴赏大家出的一本书《明式家具珍赏》给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