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诚惶诚恐(第2页)

 

两派大臣又要争执,冯懦抬手制止:“诸位大人不必争论。本使与姜副使此行,是为问朝鲜国王之事,并非来评朝鲜朝政。只是百姓之事,殿下若真放在心上,便该好好处置,而非一味隐瞒。”

 

光海君连忙点头:“天使教训的是!外臣回去后,定当严查边境之事,赈济受灾百姓,绝不让百姓再受苦楚。”

 

听到这些结果百姓们才满意,这些百姓世代受中原王朝的影响,早就以大明为尊,以大明为上,这才敢直接向大明使臣告状,而且,除了这一点,还有朝鲜官员的指使,这才形成现在的局面。

 

李珲说着便引冯懦、姜曰广向城内走去。沿途的百姓见使臣与国王同行,纷纷跪倒在地,口中高呼“大明天使万福”“大王千岁”,声音此起彼伏,场面热闹非凡。冯懦目光扫过人群,见百姓虽衣着朴素,却也面带安稳之色,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他虽奉命问责,但也不愿见朝鲜陷入混乱,毕竟大明与朝鲜唇齿相依,朝鲜安稳,大明辽东也能少一分压力。

 

 

“天使请看,前方便是汉城的南门。”光海君指着前方的城门,语气带着几分自豪,“这城门还是万历二十一年重建的,当年倭寇烧毁了旧城门,是大明的工匠帮忙设计重建的,如今已成为汉城的标志。”

 

冯懦抬头望去,只见南门高大雄伟,城门上方的匾额上写着“崇礼门”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正是大明翰林院学士所题。他想起万历二十年的倭乱,心中感慨:“是啊,当年若不是大明与朝鲜同心协力,这城门怕是再也建不起来了。只是不知,殿下是否还记得当年两国并肩作战的情谊?”

 

光海君心中一紧,知道冯懦又在提“中立”之事,连忙说道:“外臣怎会忘记?当年大明军队浴血奋战,外臣至今感激不尽。此次天使前来,外臣定当好好招待,绝不让天使失望。”

 

姜曰广在一旁冷笑:“殿下的招待,本使自然信得过。只是不知,殿下在宴席上,是否也能像今日这般恭敬,如实回答天子的问话?”

 

光海君脸色一白,连忙说道:“外臣不敢有半句虚言,定当如实回禀天子的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