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朝鲜内乱前夕

姜曰广凑近案前,逐字细读密报,指尖划过“通金”二字时,指节微微泛白。他抬起头,眼中满是凝重:“如此说来,光海君早已心存二心?那我等此次出使,看来是斥责对了,竟敢对我大明有不敬之心 ,真是该死。”

 “李珲也是经历过当年大战的,怎会这么拎不清?我没有我大明,何来他今日之朝鲜?”

 “对我大明不敬的只有光海君,反倒是朝鲜的臣民对我大明颇有归属。”冯懦将密报收回怀中,目光落在窗外的老槐树上,“姜大人可知,朝会时阶下立着的几位大臣,有何不同?”

 姜曰广仔细回想:“领议政李元翼似有忧色,左议政朴承宗面色凝重,还有. . . . . .兵曹判书李适,好像一直低着头,手指在袖中动个不停。”

 “正是李适。”冯懦点头,“此人是朝鲜名将,祖上曾随李成桂开国,在军中威望极高。但光海君登基后,忌惮他兵权过重,将他从京营调往边地,削了他的兵权。李适心怀不满,暗中联络了一批老臣,再加上西人党的金瑬、李贵等人他们也布满光海君的政策以及手段,想要废黜光海君,另立绫阳君李倧。”

 “绫阳君?”姜曰广皱眉,“我记得此人是光海君的侄子,素来低调,怎会被推为新君人选?”

 “正因他低调,才适合做新君,况且,其他朝鲜李氏宗亲都被光海君杀的差不多了,不立他也没有别的人选了。”冯懦端起汤碗,浅啜一口,“光海君是靠‘废母杀弟’才登上王位的,朝鲜国内的勋旧大臣本就对他不满,尤其是西人党,一直指责他‘不孝不义’。绫阳君是仁穆大妃的养子,仁穆大妃当年被光海君囚禁在西宫,西人党便想借拥立绫阳君,恢复仁穆大妃的尊位,也借此夺回朝政大权。”

 他放下汤碗,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这些人暗中筹备了多时,却一直犹豫不前,你知道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