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朝鲜内乱前夕(第2页)

 姜曰广思索片刻,试探着说:“是怕没有大明的支持?”

 “正是。”冯懦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朝鲜自太祖李成桂起,便以大明为父国,‘事大主义’深植人心。这些政变势力虽不满光海君,却怕一旦举事,大明不承认新君,甚至出兵干预,到时候不仅政变不成,还要落个‘谋逆’的罪名。所以他们一直在等,等一个大明态度明确的信号。”

 姜曰广这才恍然大悟,心中的疑虑如潮水般退去:“原来大人在殿上说那番话,是为了给他们递信号?”

 “不错。”冯懦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汉城的城郭,夕阳已沉至西山,暮色渐浓,城中亮起点点灯火,“我故意说‘大明对现在的朝鲜国王很不满’,就是要让李适、金瑬等人知道,大明不认可光海君。至于‘可灭朝鲜’,看似威胁,实则是给他们底气——让他们知道大明对光海君不满,他们只要举事成功,大明自然会承认新君,何必怕光海君的反扑?”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姜曰广:“姜大人,你想想,若光海君继续执政,此前朝鲜与后金暗中勾结,使我大明东线多了一个隐患。这样狼心狗肺之人,不得不防,与其防备朝鲜,不如换一个。”

 “但若是绫阳君登基,他靠政变上位,必须依赖大明的支持才能稳固政权,到时候朝鲜不仅会更加依赖我大明,这才是对大明最有利的局面。”

 姜曰广沉默良久,终于缓缓点头。他走到案前,拿起桌上的密报,再看时,只觉得字字都关乎大明的安危。“大人思虑深远,曰广自愧不如。”他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敬佩,“方才是曰广鲁莽,未能领会大人的深意。”

 “你我同为大明臣子,何须如此。”冯懦扶起他,“我也是昨日才收到锦衣卫的密报,知晓朝鲜政变势力已箭在弦上,才临时改了说辞。若非殿上有朝鲜外臣在,我早便与你商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