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天工快报》江南特刊
那声音里,也压抑不住地染上了一丝与有荣焉的兴奋。
紧接着,是两道由远及近、截然不同却又同样敲打在人心坎上的急促脚步声!
一个沉重、坚实,每一步踏下,都带着北地旷野风沙打磨出的粗粝质感,踏在光可鉴人的金砖上发出“咚!咚!咚!”的闷响,如同巨兽的心跳,又像战鼓在胸腔内擂动。
另一个则稍显轻快却更为密集紧凑,带着水泽湿地特有的迅捷与湿滑气息,敲击出“哒哒哒哒”的清脆节奏,如同骤雨疯狂击打着芭蕉叶,急促得让人喘不过气。
这双重脚步声,如同无形的重锤,狠狠敲打在殿内每一个人的心鼓之上!
空气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骤然攥紧、压缩,连呼吸都下意识地屏住了。
方才钢铁带来的震撼余波尚未在血脉中完全平息,此刻又被这双重捷报激起了滔天巨浪!
所有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死死地钉在了那两扇缓缓开启的、象征着胜利与无上荣耀的、巨大而沉重的紫檀木殿门之上!
殿门开启的缝隙里,首先涌入的是一股浓烈得化不开的血腥气,混杂着汗液的馊臭、战马皮毛的膻味、还有被烟火燎烤过的焦糊气息。
这股味道霸道地冲散了殿内原本淡淡的龙涎香和墨香,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嗅觉。
率先踏入殿门的,是一个仿佛刚刚从血与火的地狱熔炉中挣扎爬出的身影。
来人身材异常高大魁梧,几乎要顶到高大的殿门门楣。
他身上那套原本应该光耀夺目的明光铠,此刻早已被烟尘、凝固发黑的血污、汗渍和泥土浸染得完全失去了本色,呈现出一种肮脏污浊的暗褐与墨黑。
甲叶多处破碎、凹陷,边缘翻卷着狰狞的裂口,露出下面同样污损的内衬。
头盔早已不知去向,一头乱发如同被狂风蹂躏过的鸟巢,纠结成一绺一绺,沾满了凝固的血块和草屑。
他的脸上布满被风沙和硝烟刻蚀出的深深沟壑,黝黑如生铁,嘴唇干裂出几道深深的血口,边缘翻着白皮。
每向前踏出一步,那沉重的脚步都带着一种令人牙酸的滞涩感,似乎有看不见的粘稠血滴,正从他破损甲胄的缝隙间缓缓渗出、滴落。
唯有那双布满蛛网般血丝的眼睛,亮得惊人,如同燃烧着北地最寒冷夜空中的星辰,里面没有疲惫,只有纯粹的、尚未散尽的杀伐戾气和一种近乎狂热的胜利光芒。
他拖着一条明显受伤、动作僵硬不便的左腿,却依旧以最标准的、刻进骨子里的军人姿态,单膝重重跪地。
膝盖撞击金砖的声音沉闷如雷,在骤然死寂的大殿里轰然炸开,震得人心头发颤,连御座上的裴徽都感到脚下传来一丝微不可察的震动。
他深吸一口气,那动作牵动了胸腹的伤口,让他黝黑的脸庞瞬间抽搐了一下。
随即,他用一种因极度疲惫、干渴和长时间在战场上嘶吼而彻底撕裂沙哑的嗓音,字字如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铿锵有力、带着金铁摩擦般的刺耳质感,响彻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臣!龙武军团斥候校尉张鹏!奉郭子仪大将军之命,八百里加急,奏报吾皇万岁:天授元年四月二十三日,我龙武军于太行山飞狐陉黄尖涧,设伏大破幽州叛军韩休琳部!斩获空前!”
他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目扫过御座上的帝王,又掠过两侧肃立的群臣,那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刮过皮肤,带着刚从尸山血海中爬出的凶悍气息,声音嘶哑却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浓烈的杀伐之气:
“韩休琳逆贼,亲率幽州、卢龙、渔阳三镇精锐步骑八万,诈称十万,悍然西进,兵锋直指太原,气焰嚣张不可一世!郭元帅洞悉其奸,料敌于先,于黄尖涧布下天罗地网!此地两山夹峙,壁立千仞,涧深路窄,最宽处不过十数丈,乃天生绝佳伏击死地!”
张鹏眼中瞬间爆发出激烈如电的光芒,仿佛那惨烈无比的战场景象正在他眼前疯狂重现,语速陡然加快,带着一种身临其境的急促:
“午时!日头正毒!叛军前锋,尽是幽州引以为傲的精锐铁骑,人马皆披重甲,长槊如林,蹄声如雷,趾高气扬地踏入死地!就在其前军刚过涧中,中军主力完全暴露在涧底狭窄通道之时!李国臣将军率一万朔方铁骑,自西山高岭如怒涛决堤般俯冲而下!马蹄踏碎山石,卷起漫天烟尘!铁甲洪流带着毁灭一切的威势,直捣敌中军帅旗所在!瞬间将其看似严密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人仰马翻!叛军大乱!”
他猛地一挥手,手臂上崩裂的伤口渗出血珠,动作却带着劈开一切的决绝:
“几乎同时!仆固怀恩将军率八千安西铁壁陌刀手、五千神臂弩手,如神兵天降,扼守东翼唯一可通行的狭窄要隘!强弩齐发,机括震响如霹雳!特制的三棱破甲箭矢如遮天蔽日的钢铁蝗群,带着刺耳的尖啸倾泻而下!涧底狭窄,叛军精骑人马俱碎!箭镞穿透铁甲,撕裂血肉,战马悲鸣倒地,骑士如割麦般倒下!尸体层层叠叠,堵塞道路!待侥幸未被射杀的溃兵惊恐万状,涌至隘口近前,迎接他们的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鹏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令人胆寒的金属颤音:
“陌刀如林!寒光闪动!安西健儿皆选力士,披重甲,持丈余陌刀!喝!一声断喝,山鸣谷应!刀光如匹练般斩落!人马皆碎!一步一斩,血浪翻腾!残肢断臂与破碎的甲胄兵器四处飞溅!硬生生将叛军东逃的生路斩断,筑起一道血肉与钢铁的死亡之墙!”
他胸膛剧烈起伏,仿佛再次置身于那修罗屠场,声音因激动和回忆而更加嘶哑:
“郭元帅亲率中军主力,如同移动的铜墙铁壁,死死堵住黄尖涧北口!叛军前有强弩陌刀收割性命,后有朔方铁骑反复冲阵践踏,退路断绝,已成瓮中之鳖!激战自午时起,杀声震天动地,兵刃撞击声、濒死惨嚎声、战马嘶鸣声混杂成地狱的乐章,山岳为之动摇!直至日暮西沉,残阳如血,映照着涧底尸积如山,断流的涧水为之赤红粘稠!”
张鹏的声音陡然拔高到极限,带着无与伦比的骄傲与一种近乎狂暴的宣泄:
“韩休琳那面镶金错银的逆字帅旗!被朔方骁将赵破军,于万军之中,策马突进,一刀斩落!帅旗倒塌,叛军士气崩摧!逆贼仓惶,仅率数百亲卫死士,妄图从北口强行突围!被我中军迎头痛击!密集的箭雨泼洒,刀山枪林层层阻截!其亲卫死伤殆尽!韩逆本人身中三箭,铠甲碎裂,狼狈不堪!竟……竟割须弃甲,扮作小卒,在最后几名亲兵以命相护下,遁入深山老林!特战小队本已尾随其后,眼看就要活捉此獠,后接军枢府密令,转而护送其回幽州——”
他停顿一瞬,胸膛如同破旧的风箱般剧烈起伏,用尽全身力气,将最后一句胜利的宣言吼出,声震屋瓦:
“叛军主力八万之众,尽数歼灭于黄尖涧!尸骸枕藉,填平沟壑!缴获军械、辎重、粮草、战马堆积如山,不计其数!郭元帅命末将奏报陛下:太行门户已固!北疆狼烟暂熄!此战,全赖陛下洪福庇佑,三军将士效死用命,叛军授首!龙武军——不负圣望!不负大唐!!”
“好!!!”
裴徽猛地一拍御座鎏金扶手,巨大的声响如同惊雷在殿内炸开!他霍然站起,明黄色的龙袍下摆因这迅猛的动作而猎猎作响!眼中精光爆射,锐利如实质的剑芒,脸上是毫不掩饰、近乎张扬的狂喜与激赏!
那“尽数歼灭”四字,如同最烈最醇的烧刀子,瞬间点燃了他胸腔中滚烫的热血,直冲顶门!
困扰北疆多时、如鲠在喉的幽州叛军主力,竟被郭子仪一战近乎连根拔起!
这份捷报的分量,沉甸甸地压过了方才钢铁带来的喜悦,那是开疆拓土、奠定国基的基石!
“郭帅威武!!”
“龙武军万胜!!”
“陛下圣明!!天佑大唐!!”
武将席上彻底沸腾!
王忠嗣猛地起身,这位以沉稳如山着称的老帅,此刻眼中也翻涌着极其复杂的光芒——郭子仪本就是他一手从边军小校提拔起来的将官,那份看着后辈青出于蓝而取得如此辉煌战绩的由衷欣慰,如同暖流淌过心间;
然而,那丝未能亲临如此规模宏大、足以彪炳史册的歼灭大战、亲手斩将夺旗的深深遗憾,也如同细小的荆棘,隐秘地刺了一下。
他重重抱拳,声音洪亮如钟,压下了周遭的喧嚣:“郭将军真乃国之长城!此战,以寡击众,设伏精妙,歼敌彻底,足以彪炳史册!壮哉!”
郭千里将心中那份“为何不是我”的强烈羡慕狠狠压在心底,血脉贲张,用力挥舞着钵盂大的拳头,脖颈上青筋暴起,嘶声呐喊:“杀得好!痛快!”
吼声在大殿梁柱间嗡嗡回荡。
魏建东同样一脸羡慕和未能参与的遗憾,拳头紧握,指节发白。
连一向以阴沉冷静着称的严庄,此刻也忍不住微微动容,手指捻着稀疏的胡须,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彩,微微颔首。
文臣队列亦是激动万分。
颜真卿这位耿介老臣,激动得花白胡须都在颤抖,连声道:“壮哉!壮哉郭公!挽狂澜于既倒!此乃社稷之福!陛下洪福齐天!大唐国运昌隆!”
王维则被那“尸积如山,血染涧水”的惨烈画面与“尽数歼灭”的豪情所深深震撼,面色微微发白,又涌起激动的红潮,喃喃自语,仿佛在捕捉稍纵即逝的诗句:“黄尖涧……鹰隼亦为之愁鸣盘旋……血沃疆场,魂铸雄关……此情此景,当浮一大白,不,当痛饮三百杯方解此壮怀激烈!”
他身旁的官员听到了,也不禁点头感慨。
元载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惊叹与恭维,嘴里附和着“天佑吾皇”“郭帅神威”,心中却在飞快地盘算:八万叛军被歼,缴获堆积如山……这能充实多少府库?
抚恤、赏赐、犒劳,又要从国库流出多少真金白银?
杜家那个杜衡……此人倒戈,是福是祸?他眼角的余光,已不着痕迹地扫向了户部几位同僚。
殿内因河北大捷掀起的欢呼声浪尚未完全平息,如同海潮仍在拍打礁石,第二名信使已紧跟着踏入了被血腥气笼罩的大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张鹏那种从里到外透出的铁血粗粝、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煞气截然不同,此人一身紧束利落的玄色水师劲装,勾勒出精悍如水中礁石的身形。
他脸上同样带着长途跋涉、日夜兼程的疲惫,皮肤被水汽和南方炽烈的阳光浸染成古铜色,眼神却锐利如盯准猎物的鹞鹰,行走间步伐迅捷,带着水手特有的平衡感,仿佛脚下不是金砖玉阶,而是摇晃的甲板。
他身上隐隐传来淮河水的潮湿气息与一股淡淡的、被水汽稀释过的硝烟味道。
他同样单膝跪地,动作干净利落,声音洪亮,语速极快,带着水战特有的节奏感与不容置疑的自信:
“臣!虎贲军团水军都尉陈涛!奉冯进军大将军之命,六百里加急,奏报吾皇万岁:天授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我虎贲军于淮河风陵渡口及颍州东南口袋岭,水陆并进,大破永王叛军水陆两路进犯!斩获无算!”
陈涛目光炯炯,扫过御座和群臣,清晰有力地汇报战局:
“叛军水师都督周世荣,仗其艨艟斗舰高大坚固,楼船如城,率大小战船三百余艘,水军三万余人,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溯淮河西进,妄图以泰山压顶之势强攻风陵渡,牵制我军主力于淮水一线,为其陆路进犯制造机会!冯大将军洞若观火,将计就计!命末将上官,水军骁将赵破虏,率百余艘轻捷快艇、满载鱼油硫磺的死士火船,预先埋伏于下游二十里芦苇荡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