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奇谭录自在飞花1

第115章 技术革新

大唐,这片广袤而富饶的土地上,农业始终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根基。在李亨的大力倡导与支持下,农业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技术革新的浪潮席卷而来,为古老的农耕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日,长安的皇家农苑内热闹非凡。李亨带领着一众官员、农学家以及各地的种粮大户,齐聚于此,共同见证新农作物品种的展示与先进种植技术的演示。阳光洒在试验田上,一株株新引进的农作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一位农学家小心翼翼地捧着几株陌生的植株,快步走到李亨面前,恭敬地说道:“陛下,这便是从西域历尽艰辛引进的高产小麦品种。您瞧,其麦穗饱满,颗粒硕大,且经过试种,发现此品种耐旱性极强,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部分干旱地区种植。”

李亨饶有兴致地接过植株,仔细端详,眼中满是惊喜,问道:“此品种在试种过程中,产量究竟如何?”

站在一旁的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脸上洋溢着笑容,抢着回答道:“陛下,今年试种下来,这西域小麦的产量可比咱们本地的普通小麦高出近三成哪!要是能在合适的地区广泛种植,那粮食产量可就大大增加啦,老百姓的日子也能越过越好!”

李亨听后,龙颜大悦,当即说道:“甚好!朕命你们尽快整理出详细的种植方法,传授给北方适宜种植的地区。务必让这新作物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大唐的粮仓更加充实。”

农学家躬身领命:“陛下放心,臣等定会全力以赴。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持续关注此品种在不同地域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种植策略。”

除了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南方的一处农田里,当地官员正组织农民们围坐在一起,学习一种名为“稻鱼共生”的新型种植技术。

官员站在田埂上,手持一根稻穗,大声向农民们讲解道:“乡亲们,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种‘稻鱼共生’之法,那可是好处多多。在稻田里养鱼,鱼能吃掉稻田里滋生的害虫和杂草,而鱼的粪便又能为水稻提供天然的肥料。如此一来,水稻的病虫害减少了,肥力也充足了,产量自然就提高啦。而且,等稻子成熟的时候,还能额外收获鲜鱼,又多了一份收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