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奇谭录自在飞花1

第115章 技术革新(第2页)

一位农民挠了挠头,面露疑惑地问:“大人,这鱼在稻田里游来游去,不会把稻苗给弄坏了吗?”

官员笑着解释道:“这位大哥,这您就不用担心啦。我们在实施这个技术的时候,会在稻田里挖好鱼沟和鱼坑,给鱼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而且,只要合理控制鱼的数量和大小,不仅不会弄坏稻苗,反而对水稻的生长有益呢。”

另一位农民好奇地问:“那这鱼要怎么养啊?啥时候放进去合适呢?”

官员耐心地回答:“这鱼苗啊,一般在水稻插秧返青后就可以放进去了。平时呢,要注意观察鱼的生长情况,合理投喂饲料。等到了收获的季节,就能稻鱼双丰收啦!”

农民们听了,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其中一位说道:“要是真像大人说的这样,那可真是太好了。俺们种地的,就盼着多些这样的好法子,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随着新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和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大唐的农业产量迎来了大幅提升。北方种植新小麦品种的地区,麦浪滚滚,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农民们看着这丰收的景象,喜笑颜开。

一位北方农民兴奋地对家人说道:“今年这麦子收成可真是太好了!多亏了朝廷引进的这好品种,咱一家人的生活可有盼头了。”

他的妻子也笑着回应:“是啊,听说这新麦子磨出来的面粉又白又劲道,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在南方推广“稻鱼共生”技术的地区,同样是一片繁忙而喜悦的景象。农民们在收获稻谷的同时,也从稻田里捕获了肥美的鲜鱼。

一位南方农民一边从稻田里捞出活蹦乱跳的鱼,一边高兴地说:“这‘稻鱼共生’的法子可真妙,以前光知道种稻子,没想到还能在稻田里养鱼。这下好了,粮食丰收了,鱼也能卖不少钱,这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儿啦!”

随着农业产量的大幅提高,大唐国内的粮食供应变得极为充足,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不仅如此,丰富的农产品还为对外贸易提供了更多的商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