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系日月篇第四十一(二)
话说黄帝听完岐伯关于天地阴阳与人身对应关系的讲解后,兴致勃勃,心里又冒出了新疑问。他赶忙找到岐伯,一脸好奇地问道:“岐伯啊,你之前讲了天地阴阳和人体好多对应关系,那要是和脉象结合起来,这又是怎么个对应法呢?快给我说道说道呗!”
岐伯笑着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黄帝啊,你听好啦!这十二地支和咱们人体的经络可是有着紧密的联系呢。先说寅月,就是正月啦,这时候阳气开始生发,它对应着左足的少阳经。这少阳经啊,就像是身体里的一个‘小火苗启动器’,慢慢让身体的阳气活跃起来。在这条经络上,有个很重要的穴位叫足临泣穴,就在足背外侧,当第 4、5 跖骨结合部前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这个足临泣穴可有意思啦,就像少阳经的一个‘小管家’。当你感觉偏头痛,或者胁肋部疼痛,就像有个小恶魔在这些地方捣乱一样,按按足临泣穴,说不定就能把这个小恶魔给‘赶跑’,缓解疼痛呢。
“再说说未月,也就是六月。它对应着右足的少阳经。这条经络上有个穴位叫阳辅穴,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 4 寸,腓骨前缘稍前方。阳辅穴就像少阳经的一个‘能量充电器’,当你感觉下肢外侧疼痛、麻木,或者口苦咽干这些症状出现的时候,刺激刺激阳辅穴,能给身体补充点能量,让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减轻一些。”
“接着说卯月,也就是二月啦,它对应左足的太阳经。太阳经就像是身体里的‘大太阳’,能量满满。这条经络上有个昆仑穴,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昆仑穴可厉害啦,就像太阳经的‘大保镖’。
“要是你脚踝扭伤,或者头痛、项强这些问题出现,按按昆仑穴,就像给受伤的部位或者不舒服的地方找了个厉害的‘保护神’,能缓解不少疼痛和不适呢。
“午月,也就是五月,对应右足的太阳经。这条经络上有个委中穴,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委中穴就像太阳经的一个‘能量补给站’。你要是走了很长的路,或者运动后感觉腰部疼痛、腿部疲劳,就像身体的能量被耗尽了一样,这时候按按委中穴,它就能给你的身体快速补充能量,缓解疼痛和疲劳,让你重新恢复活力,就像给你的身体来了个‘超级快充’。”
“辰月,是三月,对应左足的阳明经。阳明经可是身体里的‘消化大将军’,负责消化和吸收。这条经络上有个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穴那可是大名鼎鼎啊,就像阳明经的‘超级大明星’。
“它对胃的保护和调理作用可大啦!你要是消化不良,肚子胀得像个气球,或者胃痛、呕吐这些情况出现,按按足三里穴,就像给胃这个‘大厨师’打打气,让它能更好地工作,把食物消化好,让你舒服起来。
“巳月,也就是四月,对应右足的阳明经。这条经络上有个上巨虚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6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上巨虚穴就像阳明经的一个‘消化小助手’,能帮助大肠更好地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要是你感觉大便不顺畅,或者肚子有点隐隐作痛,按按上巨虚穴,说不定就能让肠道‘动起来’,解决这些小问题。
“为啥把这两条阳明经合起来叫阳明呢?因为这两条经络的阳气特别旺盛,就像两个大火球凑到了一起,在身体前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所以叫阳明。”
“再说说申月,就是七月啦,这时候阴气开始生发,它对应右足的少阴经。少阴经就像是身体里的‘温柔小使者’,呵护着身体的一些细微之处。这条经络上有个太溪穴,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就像少阴经的‘能量源泉’,对肾脏的各种问题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你要是感觉腰酸背痛,耳鸣,或者晚上夜尿多,就像身体的小零件出了点小故障一样,按按太溪穴,能给肾脏这个‘发动机’加点油,让它运转得更顺畅,缓解这些不舒服的症状。
“丑月,也就是十二月,对应左足的少阴经。这条经络上有个大钟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中。大钟穴就像少阴经的一个‘小警钟’,当你感觉气喘、咳血,或者足跟痛这些症状出现的时候,刺激大钟穴,能提醒身体调整状态,缓解这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