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系日月篇第四十一(二)(第2页)
“酉月,是八月,对应右足的太阴经。太阴经就像是身体里的‘营养收纳师’,负责把营养物质收纳和分配好。这条经络上有个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三阴交穴可是个‘超级万能穴’,对妇科疾病、脾胃虚弱、失眠这些问题都有效果。女性朋友要是有月经不调、痛经这些烦恼,或者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按按三阴交穴,就像给身体找了个‘万能小天使’,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子月,也就是十一月,对应左足的太阴经。这条经络上有个地机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 3 寸。地机穴就像太阴经的一个‘营养仓库管理员’,能帮助脾胃更好地吸收营养,调节身体的水液代谢。要是你感觉腹胀、腹泻,或者水肿这些问题出现,按按地机穴,能让身体的‘营养仓库’管理得更好,缓解这些症状。”
“戌月,是九月,对应右足的厥阴经。厥阴经就像是身体里的‘情绪调节大师’,负责调节身体的气血和情绪。这条经络上有个太冲穴,在足背,第 1、2 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太冲穴可有名啦,就像厥阴经的‘情绪小管家’。当你生气、烦躁,感觉心里像有一团火在烧的时候,按按太冲穴,它就能像给这团火浇盆水一样,让你的情绪慢慢平静下来,保持好心情。
“亥月,也就是十月,对应左足的厥阴经。这条经络上有个曲泉穴,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曲泉穴就像厥阴经的一个‘气血调节器’,对泌尿生殖系统的问题,还有膝关节的疼痛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要是你感觉小便不利,或者膝关节疼痛,按按曲泉穴,能让身体的气血运行得更顺畅,缓解这些症状。
“为啥把这两条厥阴经合起来叫厥阴呢?因为这两条经络的阴气到了尽头,就像黑夜到了最深的时候,然后又会慢慢迎来新的变化,所以叫厥阴。”
黄帝听完,摸着下巴思考了一会儿,又问道:“岐伯啊,你说了这些经络和月份的对应,那在这些对应的时候,脉象会有啥变化呢?”
岐伯点点头说:“黄帝啊,这脉象在不同经络对应的时候,确实会有变化。在正月寅月,左足少阳经气血旺盛,这时候脉象可能会稍微弦一些,就像琴弦一样,有点紧绷。这是因为少阳经阳气开始生发,身体的气血也跟着活跃起来啦。
“到了六月未月,右足少阳经气血充足,脉象可能还是弦,但会比正月的时候稍微柔和一点。这时候天气炎热,人体的气血虽然也在运行,但不像正月那么‘冲’啦。
“二月卯月,左足太阳经气血强盛,脉象可能会浮大一些,就像气球浮在水面上一样,比较明显。因为太阳经能量满满,气血往外走,所以脉象会有这样的变化。
“五月午月,右足太阳经气血旺盛,脉象同样浮大,但会比二月的时候更有力一些。这时候天气更热,身体的阳气也更充足,所以脉象更有力量。
“三月辰月,左足阳明经气血充足,脉象可能会滑数。滑就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一样,很流畅;数就是跳动得比较快。这是因为阳明经是‘消化大将军’,气血运行活跃,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嘛。
“四月巳月,右足阳明经气血强盛,脉象也是滑数,但会比三月稍微缓和一点。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身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在逐渐稳定。
“七月申月,右足少阴经气血开始滋养,脉象可能会沉细一些。沉就是感觉脉象往深处走,细就像丝线一样,比较微弱。这是因为阴气开始生发,气血往身体内部走啦。
“十二月丑月,左足少阴经气血充足,脉象沉细但会比七月的时候稍微有力一点。这时候天气寒冷,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来保暖,少阴经的气血就发挥作用啦。
“八月酉月,右足太阴经气血旺盛,脉象可能会缓而有力。缓就是跳动得比较平稳,有力说明气血充足。太阴经负责营养收纳,这时候身体在储存营养,所以脉象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