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自产运输机与民营航空业(第2页)

 如此低廉的价格,稍有资本的小型企业都可以买上一架,撒农药也好,拉人也好,运货也好,都很方便。

 此时,站在张弛身旁的,是南洋华人领袖、实业巨子陈老大。

 他望着天空中灵活穿梭的鲲鹏甲型,眼中闪烁着光芒。

 趁着空中表演的间隙,他微微侧身,低声对张弛道:

 “大统领阁下。”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商人的热切,“我和几个老伙计盘算着,战后这交通是大问题。南洋岛屿众多,内陆交通不便,特别是雨季。

 我们想成立一家民营航空公司,先从马来半岛的短途客运做起。您看……能不能从军方淘换几架退役的C-47,供我们改装成客机?”

 张弛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这正是他想要推动的方向。

 他指着天空中正在优雅转弯的鲲鹏甲型编队:“陈老大,眼光要放长远。C-47是好,但油耗高,维护复杂,对机场要求也高。你看这‘鲲鹏’,才是真正适合我们南洋‘毛细血管’的利器。”

 接着他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来。

 陈老大听得两眼放光,尤其是听到“完全自产”和“成本低廉”时,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他仿佛看到了无数条连接南洋城镇乡村、岛屿之间的“空中巴士”航线!

 “好,太好了,大统领,这‘鲲鹏’简直就是为我们南洋量身定做的。先给我来40架,不,50架。我立刻让下面的人去密支那厂签合同。到时候马来半岛上空的航线,就用它打响头炮。”

 张弛开怀大笑,用力握住了陈老的手:“好,陈老大有魄力。未来南洋的航空业,光靠官方可不行,正需要你们这些民间力量大展拳脚。”

 想了想,他决定把后世的理念直接拉过来,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的笑意:

 “航空业运营之道,大有讲究。我建议你分两条腿走路,一种是廉航,主打安全、准时、实惠,用‘鲲鹏’飞短途,薄利多销,让普通百姓也坐得起飞机。另一种嘛,可以做差异化豪华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