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2章 尸易无限(217)(第3页)
走进“音乐窟”,潮湿的空气里夹杂着淡淡的石粉味。洞窟西侧的胁侍菩萨像高约两米,身披璎珞,姿态优美,但其底座的岩石上有几道细微的裂痕,裂痕周围的石面还残留着新鲜的凿痕。父亲蹲下身,用手电筒仔细查看:“凿痕很新,应该是一周内留下的,而且凶手很懂石窟结构,专门挑岩石的节理面下手,试图用最小的动静将菩萨像与岩体分离。”
王院长递给我们一份监控报告:“景区的监控覆盖了主要通道,但‘音乐窟’位置偏僻,周边的监控在案发前被人为破坏了,现在只能确定有两到三名嫌疑人,都是夜间潜入的。”胖子掏出放大镜,在菩萨像周围的地面上搜寻,突然指着一处石缝:“你们看,这里有金属碎屑!”
碎屑呈银灰色,质地坚硬,王院长用镊子夹起一点:“这是金刚石工具磨损后留下的,市面上很少见,只有专业的石窟盗凿团伙才会用。”父亲突然想起之前在殷墟抓获的“鬼市”技术顾问,他的背包里就有类似的工具:“说不定是‘鬼市’的残余势力,他们在安阳、良渚接连受挫,现在把目标转向了石窟文物。”
为了防止嫌疑人再次作案,我们和研究院、警方制定了周密的布控计划:白天由工作人员正常巡查,夜间则由我们和警力分成两组,一组在“音乐窟”内埋伏,一组在周边的山林里巡逻。同时,我们还在菩萨像周围安装了微型震动传感器,只要有轻微的凿击动作,就会立刻触发警报。
第四天夜里,轮到我和胖子在窟内埋伏。凌晨一点多,传感器突然发出轻微的蜂鸣——有人来了!我们赶紧关掉手电筒,躲在石窟的立柱后面。很快,两道黑影从窟顶的通风口爬了进来,手里拿着手电筒和金刚石凿子,正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
他们轻手轻脚地走到菩萨像前,刚要动手,胖子突然打开强光手电:“不许动!警察!”嫌疑人吓了一跳,转身就想跑,却被从外面冲进来的警力团团围住。经过审讯,他们果然是“鬼市”的残余成员,受境外组织指使,专门来盗凿石窟文物,之前敦煌莫高窟的几处壁画盗损案,也是他们干的。
解决了“音乐窟”的危机后,我们并没有放松警惕。王院长告诉我们,大同周边还有几处北魏时期的小型石窟,因为位置偏僻,保护难度大,经常遭到盗掘。我们决定跟着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这些小型石窟进行全面排查。
在大同县的一处山沟里,我们发现了一座名为“千佛洞”的小型石窟。石窟的洞口被杂草掩盖,洞内的佛像大多已经残损,地面上散落着不少碎石和陶片。父亲在一尊残佛的底座下发现了一个隐蔽的暗格,里面藏着一卷北魏时期的《法华经》写本,纸张虽然已经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
“这卷写本太珍贵了!”王院长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北魏时期的纸质文献保存下来的非常少,这卷《法华经》对研究当时的佛教传播和书法艺术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小心翼翼地将写本装进特制的密封袋里,准备带回研究院进行修复。
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远处的山沟里传来汽车的轰鸣声。我们赶紧躲到石窟后面,看到三辆黑色越野车朝着这边驶来,车上下来十几个男人,手里拿着铁锹和撬棍——是“鬼市”的大部队!为首的是一个脸上有疤的男人,正是之前在西夏王陵和三星堆多次逃脱的“鬼市”头目,代号“黑狼”。
“黑狼怎么会来这里?”我小声问。父亲皱了皱眉:“他们肯定是收到了消息,知道我们在这里发现了文物,想来抢。”黑狼显然没发现我们,指挥着手下开始清理石窟:“动作快点!把里面的佛像残件和陶片都装上车,尤其是那些有铭文的,在国际市场上很值钱!”
我们趁机绕到越野车后面,胖子拿出扳手,悄悄拧松了其中一辆车的轮胎螺丝。父亲则拿出对讲机,呼叫山下的警力:“我们在千佛洞,发现大量‘鬼市’成员,请求支援!”
就在这时,黑狼突然发现了我们:“又是你们!给我上!把他们干掉!”几个男人拿着撬棍朝我们冲来,我们赶紧还手。我和父亲对付两个,胖子力气大,一个人缠住三个,双方在狭窄的山沟里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很快,山下的警力赶到,将“鬼市”的成员团团围住。黑狼见势不妙,想要开车逃跑,却因为轮胎螺丝松动,刚开出去没多远就翻进了山沟里。我们冲过去,将他从车里拖出来,终于将这个多次逃脱的“鬼市”头目抓获。
从黑狼的车里,我们搜出了一份详细的“中国石窟文物盗掘计划”,上面标注了全国二十多处石窟遗址的位置,包括甘肃麦积山、河南龙门、重庆大足等,每一处都标注了可盗凿的文物和具体的行动时间。“这些混蛋,竟然想把中国的石窟文物都盗空!”胖子看着计划,气得咬牙切齿。
将黑狼和他的同伙交给警方后,我们跟着王院长回到云冈石窟研究院。看着那卷北魏《法华经》写本,王院长感慨地说:“要是没有你们,这卷珍贵的写本很可能就被盗走,流落到国外了。你们不仅保护了云冈石窟,还为全国的石窟文物保护立了大功。”
在大同待了一周,我们协助研究院完成了对“音乐窟”菩萨像的加固修复,还对周边的小型石窟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并保护了多件珍贵文物。离开前,王院长给我们颁发了“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还邀请我们参加即将举办的“云冈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
火车驶离大同,朝着陕西西安的方向行驶——我们接到了陕西文物局的邀请,去协助保护秦始皇陵周边新发现的一座秦代陪葬坑。窗外的景色从黄土高原变成了关中平原,我的手里握着那卷北魏《法华经》的复制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没想到这次在大同能端掉‘鬼市’的一个重要据点,还抓获了黑狼,算是一大胜利。”胖子靠在座位上,手里拿着秦始皇陵的资料,“不过‘鬼市’背后的境外组织还没被彻底消灭,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父亲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境外组织一天不除,中国的文物就一天不得安宁。秦始皇陵是中国的重要文化遗产,陪葬坑里的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我们必须保护好,绝不能让‘鬼市’和境外组织得逞。”
抵达西安后,陕西文物局的李局长带着我们直奔秦始皇陵陪葬坑遗址。这里已经搭建起了巨大的考古大棚,考古队员正在紧张地工作。“这座陪葬坑是上个月发现的,初步判断是秦代的‘百戏俑’陪葬坑,里面出土了多尊造型独特的百戏俑,还有一些青铜乐器和兵器,”李局长指着大棚内,“但我们在坑边发现了几处可疑的脚印和探孔,疑似‘鬼市’的人已经来过了。”
我们跟着李局长走进考古大棚,陪葬坑内的百戏俑姿态各异,有的正在表演杂技,有的正在演奏乐器,生动还原了秦代的文化娱乐生活。父亲在坑边的土层里发现了一枚特殊的铁钉——和之前在大同、安阳发现的“鬼市”所用的铁钉一模一样。
“看来‘鬼市’的人确实来过这里,”父亲皱了皱眉,“他们很可能是想等我们离开后,再来盗掘陪葬坑里的文物。”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我们和考古队、警方制定了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计划,还在陪葬坑周围安装了红外监控和震动传感器。
第三天夜里,红外监控突然捕捉到几道人影——是“鬼市”的人!他们趁着夜色,试图从陪葬坑的侧面挖洞进入。警方立刻出动,将他们全部抓获。经过审讯,这些人是境外组织派来的,目的是盗掘陪葬坑里的青铜乐器,因为这些乐器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抢手。
“境外组织真是阴魂不散,走到哪都能遇到他们。”胖子看着审讯记录,气不打一处来。李局长叹了口气:“秦始皇陵周边范围太大,虽然我们加强了保护,但还是防不胜防。幸好有你们在,不然这次的损失就大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们协助考古队完成了对“百戏俑”陪葬坑的初步发掘,出土的文物全部被妥善保管在秦始皇陵博物院的库房里。其中最珍贵的是一套秦代的青铜编钟,这套编钟保存完好,音色依然清脆,是目前发现的最完整的秦代编钟。
离开西安前,李局长给我们送了一件特殊的礼物——一枚秦代的铜权(砝码),上面刻着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铭文。“这是对你们保护秦始皇陵文物的感谢,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秦代的辉煌历史,继续为文物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火车驶离西安,朝着北京的方向行驶。我的手里握着那枚秦代铜权,心里充满了感慨。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到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我们一路奔波,保护了一件又一件珍贵的文物,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灿烂辉煌。
胖子靠在座位上,看着窗外的景色,突然说:“咱们这一路,从南宋到秦代,从石窟到墓葬,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和文化遗址,保护了这么多文物,也算是没白忙活。不过我总觉得,‘鬼市’背后的境外组织还会有更大的动作,咱们得做好准备。”
父亲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境外组织对中国文物的觊觎从来没有停止过,只要还有文物需要保护,我们的脚步就不会停下。接下来,咱们还要去更多的地方,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让这些珍贵的文物永远留在祖国的土地上。”
我的手里握着那枚秦代铜权,心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保护文物的道路还很漫长,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和危险,但我知道,只要我们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对文化的热爱,就一定能克服所有的挑战,让这些跨越千年的文明遗产永远流传下去。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
就在火车即将驶入北京西站时,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上面只有一句话:“下一个目标,新疆楼兰古城。”我心里一沉,赶紧把短信给父亲和胖子看。
“楼兰古城?”胖子皱了皱眉,“那里是汉代西域古国的遗址,虽然已经被沙漠覆盖,但里面肯定藏着不少文物。‘鬼市’和境外组织这次把目标转向了沙漠遗址,保护难度更大了。”
父亲看着短信,眼神凝重:“楼兰古城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气候恶劣,交通不便,而且遗址范围广阔,保护起来非常困难。我们必须尽快赶到新疆,在‘鬼市’之前找到并保护好那里的文物。”
火车缓缓驶入北京西站,站台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我们知道,新的挑战已经在等待着我们。我们收拾好行李,立刻前往国家文物局,申请前往新疆楼兰古城的文物保护任务。
走出北京西站,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明亮。我看着手里的秦代铜权,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坚定。虽然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保护好楼兰古城的文物,守护好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我们的旅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