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2章 天墓无极(77)
剑池位于虎丘山的半山腰,池水碧绿,深不见底,池边的石壁上刻着“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手笔。陈砚穿上潜水装备,对王胖子说:“我下去找七星孔,你在上面看着,要是有鬼手的人来,就吹哨子通知我。”
王胖子点点头,手里拿着哨子,紧张地盯着周围。陈砚深吸一口气,跳入水中。池水很凉,能见度不高,他打开手电筒,仔细搜索石壁。按照拓片上的“左三右四,上应七星”,在池左侧的石壁上,果然找到了七个小孔,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他浮出水面,对王胖子说:“找到了!你把青铜爵扔给我,我需要用爵口对准小孔转动。”
王胖子把青铜爵扔给陈砚,陈砚接过爵,再次潜入水中,按照北斗七星的顺序,用爵口依次转动小孔。当转动最后一个小孔时,石壁突然发出“咔嚓”一声,池底的水开始旋转,形成一个漩涡,把陈砚往池底吸去。
“陈砚!”王胖子大喊,想拉他上来,却被漩涡的吸力带着往前倾。
陈砚心里一惊,赶紧抓住石壁上的凸起,稳住身体。漩涡旋转了几分钟,渐渐平息,池底的石壁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正是阖闾墓的入口。
陈砚浮出水面,对王胖子说:“找到入口了!快下来,咱们进去。”
王胖子穿上潜水装备,跟着陈砚潜入水中,钻进洞口。洞口里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里没有水,空气很潮湿,带着淡淡的霉味。两人打开手电筒,沿着通道往前走,走了大概十几米,通道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一个石室,石室的墙壁上刻着七星图案,正是“七星锁”的机关室。
“按照苏老先生说的,‘七星锁’需要转动石壁上的七星图案,才能打开下一道门。”陈砚走到石壁前,仔细观察图案,发现每个星芒的末端都有一个凸起的石块,像是可以转动的开关。
他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依次转动石块,当转动最后一个石块时,石室的地面突然下沉,露出一道石阶,通往地下更深的地方。“走,下去看看。”
两人沿着石阶往下走,石阶很陡,走了大概五十多级,眼前出现了一个更大的石室,石室的中央有三个泉眼,正往外冒水,形成三个小水池,正是“三泉阵”。泉眼的旁边有一道石门,石门上刻着玄鸟图案,应该是“玄鸟门”。
“三泉阵需要堵住泉眼,才能打开石门。”陈砚从背包里拿出三个防水袋,装满石头,分别堵住三个泉眼。泉眼被堵住后,石门上的玄鸟图案开始发光,图案的中央出现一个凹槽,正好能放下青铜爵和玄鸟佩。
陈砚把青铜爵和玄鸟佩放进凹槽,两者刚放进去,石门就发出“轰隆”一声,缓缓打开。门后是一条长长的通道,通道的尽头,隐约能看到一个巨大的墓室,墓室的中央,似乎有一个石台,上面放着一个盒子——应该就是装玄鸟玉圭的盒子。
“终于找到了!”王胖子兴奋地说,就要往前冲。
“等等!”陈砚拉住他,“小心有机关!爷爷的笔记里说,春秋时期的古墓常用‘流沙陷阱’,你看通道的地面,颜色和周围不一样,可能有流沙。”
他掏出洛阳铲,在地面上探了探,铲头刚插入地面,就听到“沙沙”的声音,地面开始往下陷——果然是流沙陷阱!“还好没踩上去,”陈砚擦了擦汗,“咱们沿着墙壁走,墙壁旁边的地面应该是实心的。”
两人沿着墙壁,小心翼翼地往前走,快到墓室门口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还有手电筒的光束照过来。“陈砚,你们跑得挺快啊!”鬼手的声音传来,他带着几个保镖,手里拿着刀和手电筒,堵住了通道的入口,“这玄鸟玉圭,还是我来拿吧!”
陈砚心里一沉,没想到鬼手这么快就追来了。“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我在你们身上放了追踪器,”鬼手晃了晃手里的追踪器,“你们以为拿到真的玄鸟佩就能甩掉我?太天真了!现在把玉圭交出来,我可以放你们一条生路。”
“做梦!”王胖子掏出随身携带的工兵铲,“想抢玉圭,先过我这关!”
鬼手的保镖立刻冲上来,和王胖子打在一起。陈砚趁机冲进墓室,直奔石台。石台上的盒子是青铜做的,上面刻着玄鸟纹,没有锁,陈砚打开盒子,里面果然放着一块玉圭——玉圭是碧绿色的,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正是玄鸟秘藏的核心——玄鸟玉圭!
“拿到了!”陈砚把玉圭揣进怀里,转身想走,却被鬼手拦住了。鬼手已经打倒了王胖子,手里拿着刀,抵在王胖子的脖子上:“把玉圭交出来,不然我杀了他!”
王胖子挣扎着说:“别交给他!陈砚,你快走,把玉圭交给国家!”
陈砚看着王胖子,又看了看鬼手,心里很纠结——要是交了玉圭,鬼手肯定会杀人灭口;要是不交,王胖子就有危险。就在这时,墓室的墙壁突然发出“咔嚓”一声,地面开始震动,石室的顶部有石块往下掉。
“不好!是机关!”陈砚大喊,“你触动了流沙陷阱的联动机关,墓室要塌了!”
鬼手也慌了,想拿刀逼陈砚交玉圭,却被一块掉落的石块砸中了胳膊,刀掉在地上。陈砚趁机冲过去,拉起王胖子,往通道外跑。鬼手和他的保镖也想跟着跑,却被掉落的石块堵住了去路,只能在后面大喊:“你们别跑!玉圭是我的!”
两人沿着通道拼命往外跑,刚跑出洞口,身后的墓室就传来“轰隆”一声巨响,整个通道都被石块堵住了。王胖子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气:“吓死我了!差点就成了陪葬品。”
陈砚也松了口气,摸了摸怀里的玉圭,还好没丢。两人爬出剑池,趁着夜色,悄悄溜出虎丘山,回到客栈。
第二天一早,陈砚就联系了苏州市文物局,把玄鸟玉圭、青铜爵、玄鸟佩都交了上去。文物局的专家看到玉圭,都很兴奋,说这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春秋文物之一,对研究吴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事情办完,两人准备回南京。临走前,苏老先生和顾景明来送他们,苏老先生笑着说:“你们做得好,没辜负我的期望。不过,这玄鸟秘藏虽然找到了,但苏州还有很多未被发现的古墓,说不定还有更多的秘密等着你们。”
陈砚接过苏老先生递来的一本线装书,书名叫《吴地古墓考》,上面有很多关于苏州古墓的记载。“谢谢您,苏老先生,以后有机会,我们还会来苏州的。”
高铁缓缓驶出苏州站,王胖子靠在座位上,吃着苏州的桂花糕,含糊地说:“下次咱们去哪?要不去西安?听说西安的古墓更多,说不定能找到秦始皇的陪葬品。”
陈砚翻开《吴地古墓考》,里面夹着一张纸条,是苏老先生写的:“太湖底有战国时期的水墓,藏有越国的‘越王勾践剑’副本,线索在苏州博物馆的‘战国铜鉴’里。”
他看着纸条,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看来,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
陈砚在南京夫子庙旁的“砚茶居”里,已经对着那本《吴地古墓考》坐了三天。茶馆里飘着碧螺春的清香,墙角的老式挂钟滴答作响,王胖子趴在旁边的桌上,手里把玩着从苏州带回来的玄鸟佩仿品,嘴里还在念叨:“我说陈砚,咱们都把玄鸟玉圭交上去了,还研究这破书干啥?不如琢磨琢磨下次去哪捡漏,弄点真能换钱的玩意儿。”
陈砚没抬头,指尖划过书页上的一行小字:“战国吴水墓,藏于太湖之滨,以铜鉴为引,得剑者,可窥吴越争霸之秘。”旁边还附着一幅手绘的铜鉴图,鉴身刻着繁复的水波纹,纹路间藏着细小的星点,像是某种方位标记。“你看这个,”陈砚把书推到王胖子面前,“苏老先生夹的纸条说太湖底有战国水墓,藏着越王勾践剑的副本,线索就在苏州博物馆的战国铜鉴里。这铜鉴的水波纹,其实是太湖的暗礁分布图,星点对应的是水下的七个小岛,正好形成七星阵,水墓的入口应该就在七星阵的中心。”
王胖子凑过来看了看,还是没兴趣:“不就是一把破剑的副本吗?又不是真的,有啥好找的?再说太湖那么大,水下那么深,找个墓跟大海捞针似的,太费劲了。”
“这副本比真剑更有价值,”陈砚耐心解释,“爷爷的笔记里提过,越王勾践剑有三把副本,分别藏在吴、越、楚三国的古墓里,副本上刻着当时的军事地图和兵法,对研究战国历史很重要。而且太湖的水墓是吴国晚期的,说不定还藏着其他文物,比如战国的漆器、青铜器,这些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不能让盗墓贼先找到。”
正说着,茶馆的门被推开,一阵冷风灌了进来。门口站着个穿着冲锋衣的年轻人,背着个巨大的登山包,手里拿着一张照片,径直走到陈砚面前:“您是陈砚先生吧?我叫李默,是苏州博物馆的实习生,我们馆长让我来找您,说您对战国铜鉴有研究,想请您帮忙看看铜鉴上的纹饰,最近铜鉴的纹路好像有变化,我们担心是文物受损了。”
陈砚心里一动,这正好是去苏州博物馆看铜鉴的机会。他收起书,对李默说:“没问题,我们正好也要去苏州,现在就可以走。”
王胖子一听要去苏州,瞬间来了精神:“行啊!正好再去尝尝松鼠桂鱼,上次没吃够!”
三人当天下午就坐高铁去了苏州,直奔苏州博物馆。博物馆的战国铜鉴放在“吴地文明”展厅的中央,用防弹玻璃罩着,鉴身呈圆形,直径约一米,高约半米,表面刻着细密的水波纹,纹路间点缀着七个细小的星点,和《吴地古墓考》里的图一模一样。
陈砚凑近玻璃罩,仔细观察铜鉴的纹路。在展厅灯光的照射下,水波纹的凹槽里隐约能看到一层淡淡的水渍,像是刚被水浸过,而七个星点的位置,有一个星点的颜色比其他六个深,像是被人用什么东西擦拭过。“李默,能不能把铜鉴的高清照片给我看看?特别是那个颜色深的星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默点点头,从手机里调出照片:“我们上周发现铜鉴有变化后,就拍了高清照,还做了成分检测,发现那个深颜色的星点里,有微量的青铜锈,像是从其他青铜器上蹭下来的。”